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事业单位考试 >> 考试辅导 >> 申论指导 >>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试题:“关爱留守儿童”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试题:“关爱留守儿童”

中华考试网    2017-10-05   【

  申论是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常考的科目。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既需要考生积累足够的素材,又需要考生有较好的文笔。这当中,素材的积累更重要一些,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把文章比做一顿饭,素材便是其中的“米”。本文就对“关爱留守儿童”这个热点进行分析,供考生参考。

  【事件现状】

  “当我搬起砖头时,我无法拥抱你;当我放下砖头时,我无法养活你。”一句话,道出了不少留守儿童父母心底的无奈。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一半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见面次数少于2次。而那些能够趁着暑假到城市和父母团聚的“小候鸟”们,却往往被困在出租屋中,经历着“二次留守”……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但是父母的陪伴缺席,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在性格养成、教育发展、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状况。这说明,关爱留守儿童,更应从物质层面深入到心理诉求和精神成长层次,他们的精神世界更需要浇灌与滋润。

  【存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儿童时期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身心的发展走向、性格及价值观的形成与成熟影响巨大。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贫困”普遍存在,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亲情饥渴状态。孩子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来自亲情的关怀、陪伴至关重要,如果亲情缺失或关爱不够,会使孩子处于亲情饥渴状态,对心灵健康造成困扰。尤其在身心发育、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时,如果没有亲人安慰和帮助,会非常不利于孩子心灵成长。

  二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心理。长期的亲情匮乏会使留守儿童产生深深的失落感和不完整感,从而形成自我封闭心理,不愿意与人沟通,内心敏感,孤独落寞。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导致其存在被父母遗弃的感觉,往往甘心生活于被遗忘的角落,集体意识较差,排斥集体活动,与外界沟通交流程度较低。

  三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偏激极端意识。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怀,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情绪消极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挫折苦难及别人的批评教育,甚至产生对抗行为。由于心理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留守儿童更易表现出胆小自卑、消极对抗、随波逐流的偏激甚至极端心理。

  【对策措施】

  一是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政府应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深刻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要转变监护理念,破除保障孩子物质生活即可的理念误区,重视亲情交流。通过精准扶贫专项补贴,尽量确保至少父母一方留守,履行其监护责任。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在外务工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机制,以保障及时沟通,解决困惑,关切孩子的身心发展和精神诉求,要为孩子灌输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理念以促进健康成长成才。另外,要强化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临时监护人更多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家庭温暖。政府部门要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实施寄宿式管理,为留守儿童住校提供各种支持。

  二是强化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要组织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子女和教师联系沟通。在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期间,要组织他们参加家长会或家长课堂,以了解孩子动态,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教师应与留守儿童深入交流谈心,给予更多关心爱护,要广泛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文娱活动。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全面仔细地将留守儿童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及时记入档案,并定期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要大力实施寄宿制管理,针对部分留守儿童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情况,可建议家长同意孩子住校。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经历相似,便于集中管理,而且容易唤起学习热情和集体归属感。要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解决留守儿童遇到的各种困惑。开展相关心理课程,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加强临时监护人心理培训,通过定期心理上门辅导,加强农村家庭心理培训。

  三是强化社会各界的合力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学校、社会团体、基层组织、媒体、家庭等的合力作用,共同汇聚强大的爱心能量,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暖流。积极发挥工青妇、关工委、志愿者组织的作用,以有力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媒体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方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度。要积极构建社会大众关爱平台。政府、基层组织、学校、志愿者组织、家庭等协同合力,共同搭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型平台,积极开展相关活动,比如举办送温暖送爱心活动、帮扶急需心理辅导的留守儿童、开设相关培训讲堂等,通过有效措施以发挥连接政府、社会、家庭、留守儿童的积极纽带作用,针对各类农村留守儿童“心灵贫困”具体问题采取不同有效措施,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扶助、精准呵护。

纠错评论责编:Luffy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