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3月25日晚,持续几天的春雨刚停,位于华蓥山脉的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牌坊乡大全村的农民夜校又亮起了灯。一组村民罗鹏程丢下碗筷,翻过泥泞的山路,准时赶到村夜校听课。他说:“这几天雨水多,眼看柑橘树就要抽枝发芽了,今天是县农技站老师的柑橘栽培春管技术课,再忙我都要去听。”
“种柑橘,过去我是‘门外汉’,在农民夜校,我从选育品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一样样学起,几年下来,我家柑橘园发展到200多亩。不仅脱了贫,我还当上了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难怪罗鹏程上夜校的积极性高。
“2月5日,专家讲座《返乡农民工学习十九大精神暨技能培训》;2月27日,专家讲座《农村法律知识及应用》;3月7日,专家讲座《妇女健康知识》……”这是巴中市平昌县河溪村农民夜校2018年的授课表。四川各地坚持精准施教,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合理确定教学内容,联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参学积极性。
在农民夜校电商培训推动下,渠县建成了农民夜校电商服务网点268个,2017年全县电商交易总额超过4.6亿元,其中农特产品额2.77亿元;130个贫困村有57个顺利摘帽,贫困发生率由12.1%降至4.41%。
四川各地同时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坚持把村庄做教室、大地当课堂,创新“必学+选学”“课堂+现场”“集中+流动”等模式。雅安、阿坝等地推行“田间辅导”“帐篷学校”“马背课堂”,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学习。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全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办“网上夜校”“掌上夜校”“空中夜校”3.7万个,制作推送“微课件”“微视频”“微播报”218.2万部(条)。
【模拟命题】
结合给定材料,针对四川各地纷纷组织农民夜校的举措,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四川各地纷纷组织当地农民夜校学习,从“田间辅导”到“帐篷学校”、“马背课堂”,虽条件艰辛,但方式灵活多样,内容更加符合农民切身需求,大大提升了农民的参与性,引导农村群众学政策、学技能、学法规、讲文明,争做新型农民。农民夜校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孵化园”,是精准脱贫的有利举措,为此,我们应该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为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致富的宏伟目标,近几年,各地政府通力合作,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工作,但在脱贫工作中,部分地方扶贫更倾向于物质上扶贫,意图包办一切,急功近利的思想非常严重,加重了贫困户“等、靠、要”“等着扶、躺着要”的思想,让精准脱贫陷入“要我脱贫”的尴尬状态。
精神上的“瘦骨嶙峋”比生活上的“面黄肌瘦”更让人痛心,脱贫攻坚,不能“牛不饮水强按头”,须让贫困户思想观念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四川各地纷纷组织开展农民夜校的活动,通过田间地头辅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是一种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影响。
第一,改善政府形象,提高公信力。创新扶贫方式,更加结合实际,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村群众的所需所求,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工作,从物质上的扶贫向精神上扶贫转变,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具体体现。
第二,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意识,主动配合政府脱贫。方式更加亲民,内容更加实际,这样才是“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真正推进,学技术、学政策、学法规,让农村群众从意识全面提升,争做现代新型农民。
第三,加快2020年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实现进程。过去的农村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扶贫方式单一,让脱贫工作只是数据上的扶贫,而并不是实质上的扶贫,而此次的农村夜校,“扶志式的扶贫”才是治本之策。
为更好的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早日实现我国的宏伟目标,我们除了在各地纷纷结合群众需求开展技能培训之外,还应该加大对扶贫专员的思想与技能培训工作;加大对农村群众的资金与政策的倾斜、对扶贫过程的监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的满不满意作为标准,将脱贫工作深入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