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取消事业编制会有什么影响?先从高校、事业单位入手?
高校、公立医院的“终身铁饭碗”率先破碎,工作人员即将告别“事业编”转为“合同工”。
7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人社部2016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早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曾明确提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今年1月,人社部相关部委官员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下简称人事高峰论坛)上提出,今年重点要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所谓“不纳入编制管理”,就是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性质。选择保留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考虑到高校、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化,还要由财政差额拨款。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编制问题饱受诟病。编制内外两个世界,在事业单位“用工双轨制”的情况下,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编内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和工作安稳度一直是编外人员无法企及的。取消事业编制将势必打破两个世界的隔阂,改变这一现状。
那么,取消事业编制为何从高校、公立医院入手?这一改革又会带来哪些具体影响?
“这是必要且适时的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包括高校、医院在内的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实际上是为最终废除“铁饭碗”必须进行的改革,这样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自由流动,便于社会化的流动和管理。
而选择从高校、公立医院入手,“其实是一个很稳健的改革。”朱恒鹏评价。
在我国,事业单位人数最为庞大的就是学校和医院。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忠曾在今年的人事高峰论坛上表示,全国事业编制约3284.4万名,在职人员2947.3万人,从行业看,教育和卫生占了大头,分别占总数的47.8%、15.7%。
“医院编制严重制约了医改进程,早就应该取消编制了,而高校本身在收入、吸引人才方面有较高优势,从这两类事业单位开始取消编制,使改革更容易进行。”朱恒鹏也提出,除以上两类事业单位外,编制比较多的还有中小学,但此次改革之所以没有提及,是考虑到中小学涉及的人员更为庞大,管理需要更加谨慎。
朱恒鹏认为,中国的事业单位编制本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很不正常的铁饭碗制度,市场经济制度下应该废除。“取消事业编制实际上是为了实现人员流动、促进公平。此前我们制度一个很不公平的地方,就在于编制内外人员往往同岗不同酬,在职时编制内人员收入一般比编外高,退休之后的养老待遇更是差别巨大。”
此次改革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即现有在编人员仍按照编制管理,等到退休、辞退之后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而新人则不再有编制,实行合同聘任制,在全部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之后,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会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对此,朱恒鹏也以“稳健”一词表达看法,“这个改革其实20世纪90年代已经提出,国企改革中已经实施过,实际上是没什么问题。”
我国针对事业单位的政策中,编制是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财政给予补助的依据。事业单位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情况。在取消事业编制后,国家对高校、公立医院的财政方面是否有改变?
朱恒鹏表示,取消编制以后,国家的财政补贴应该还会有,只是不再按照人头发放,而是按照需要和政府购买服务原则投入。他强调,财政投入不应该和人员编制挂钩,更不能成为一种财政养人的制度。
至于财政投入的具体方式,他表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高校和公立医院向社会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财政就可以对这些服务或根据服务量进行投入,比如师资科研、人才培养等。“学校的情况可能稍微特殊一些,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其实财政根本不再需要投入,财政收入投入医保即可,医院通过挣取医保费用来获得支持。”
取消编制后,又会给高校、医院带来哪些影响?最明显的是会激励工作人员更加努力工作,“以医院为例,没有了编制,医务人员就要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来获得收入。所以提供服务多、服务好的医院会获得更多的收入,多劳多得。”其次,更有利于人才流动,有进有出,高校、公立医院都不再拥有“铁饭碗”的优势,编制也不再是阻碍人才流动的障碍。
最重要的是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将不再有编内编外之分,大家同工同酬,在待遇特别是离退休待遇上更加公平。“退休金将按照目前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养老金制度交纳,退休金的高低与交纳养老保险时间长短、数量高低相关,多交多得,长交长得,这是非常公平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