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审计师 >> 综合辅导 >> 审计理论与方法 >> 文章内容

2017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方法》章节重点:内部控制概述

来源:考试网  [2017年3月16日]  【

  第七章 内部控制及其测评

  【内容介绍】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第二节 内部控制要素

  第三节 内部控制测评

  【内容讲解】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其管理或者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遵守有关法规,而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与定义相似)

  三、内部控制的分类

  内部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控制的目的,可以分为财产物资控制(财料领用制度)、会计信息控制(会计凭证的复核制度)和经营决策控制(质量控制、计划控制)。

  2.按控制的功能,可以分为预防式控制(未发生,例如授权审批)和察觉式控制(已发生,如期末盘点)。

  3.按控制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四、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内部控制的设置和运行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

  2.内部控制一般仅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置;

  3.即使是设置完善的内部控制,也可能因有关人员的疏忽、误解和判断错误而失效;

  4.内部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而失效;

  5.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

  6.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

  审计中总是存在一定的控制风险,即在审计风险模型中,控制风险始终大于零。内部控制测评不能代替实质性(必须做)审查。

责编:liujianting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