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来源:焚题库 [2020-06-09]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单选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师:我们在上课之始,说到古人的读书方法是“因声求气”,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来体会文章的规律。现在我们把课文的每一段都已经分别诵读了一遍,下面请大家自由地诵读课文,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悟,看一看谁的感悟多。
    (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读完之后,学生纷纷举手谈自己的感悟)
    生1:本文表面写的是阿房宫,实质是表达“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观点。
    师:这正是赋体的特点之体物写志。(板书“体物写志”,然后简单地加以解释)
    生2: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生3:句式也有特点,大量四字句、六字句的使用,使节奏感非常强。
    师:这正是赋体的第二个特点铺采文。(板书“铺采文”,然后简单地加以解释)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屏幕,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赋体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通过诵读的方法学习了这一篇千古名文。在反复诵读中,我们对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点有了深刻透彻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课下反复地诵读,并在今后的早读课上,放声地诵读文章。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全文)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阿房宫赋》一课时的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达成总结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的目标,体现了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思想

    B.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并领悟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从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形来看,大家很好地掌握了赋体的特征

    C.如果学生不能了解赋的问题特点,在阅读中必然难以读出应有的节奏感,故教师应把对赋的教学放在教学之初,而不能放在结束部分

    D.在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诵读课文,这体现了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诵读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从这一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在这一节课的最后,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并领悟了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从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形来看,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赋体的特征。这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在上课之初就把赋体特征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了。那种情形下,学生最多能记得赋的两个特点是什么,而无法真正地感受到这两个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而这位教师巧妙地将赋体的特征放于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中体会,从而顺利总结得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文体特点。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顺利地达到考试的要求,而且可以超出考试的要求,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登录查看解析 进入题库练习

    涉及考点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第四章 教学评价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2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考试题库 248题 ¥98.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