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

当前位置:考试网 >> 监理工程师 >> 案例分析 >> 考试试题 >> 某项目由建设单位组织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

某项目由建设单位组织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

来源:焚题库 [2021年6月16日]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简答题 某项目由建设单位组织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
    (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3)发出投标邀请书。
    (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人。
    (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
    (6)召开投标预备会。
    (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
    (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10)组织评标。
    (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
    (12)决定中标单位。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1、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该工程共有7家投标人投标,在开标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
    (1)其中1家投标人的投标书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评标委员会应否决其投标。
    (2)其中1家投标人提供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是复印件,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评标委员会应否决其投标。
    (3)开标人发现剩余的5家投标人中,有1家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较大,经现场商议,评标委员会应否决其投标。
    指明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1、不妥之处:“(3)发出投标邀请书”;正确做法:应为发布(或刊登)招标通告(或公告)。不妥之处:
    “(4)将资格预审结果仅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人”;
    正确做法:资格预审的结果应通知到所有投标人。
    不妥之处:“(6)召开投标预备会”;正确做法:召开招标预备会前应先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不妥之处:
    “(8)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正确做法:该工作不应安排在此处进行,标底的编制和评标定标办法的确定,应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确定,发生在发售招标文件前。
    2、第(1)的处理是正确的,投标书必须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
    第(2)的处理是正确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书必须是原件。
    第(3)的处理是不正确的,标底只是作为参考,不应依据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否决其投标。

    登录查看解析 进入题库练习

    答案解析:

    相关知识:第二章、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3年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274题 ¥78 免费体验 立即购买

    微信扫码关注焚题库

    • 历年真题

      历年考试真题试卷,真实检验

    • 章节练习

      按章节做题,系统练习不遗漏

    • 考前试卷

      考前2套试卷,助力抢分

    • 模拟试题

      海量考试试卷及答案,分数评估

    进入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