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透过那泛黄的老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透过那泛黄的老

来源:来源:焚题库 [2019-07-23] 【

类型:学习教育

题目总量:200万+

软件评价:

下载版本

    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 

    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

        ①当曾一时风光无两、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样功能炫酷、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资为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声中,缓缓落幕。 

        ②历史总是如此冷酷无情,新电子信息统治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旧王者的黯然离场作为背景,纵令人唏嘘,令人流连,却总是无可奈何。

        ③其实何止是黑白胶片,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在面临着现代技术的入侵和侵蚀。纸质化阅读的倍受冷落和电子阅读的方兴未哎;书信的逐渐绝迹和电子邮件、微信、QQ等即时通信的大形其道;磁带和 CD在角落里蒙上岁月的灰尘,而MP3、MP4里存满了每一首最爱的歌曲……是的,不知不觉间,现代技术早已被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④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娆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下时,是否也曾想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光速的传播速度、便捷丰富的资源外,是否也意味着美好的“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曾经伴你度过艰辛峥嵘岁月的“鱼书”和“随身听”们,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 

        ⑤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必有泥土的厚重、纸质的轻盈和木质的清香,而非金属、玻璃和塑料的冰冷。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大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Q的大行其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也让人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同样也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

         ⑥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于是,佳能的“感动常在”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亲的相册,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动人的微笑。

    问题: 1.请找出第③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和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 

        2.请指出该作文的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

    1.错别字:③段中“哎”改为“艾”,“形”改为“行”。病句:③段中“现代技术早已被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改为“现代技术早已把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2.点评:本文作者在认真研读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择现代技术对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侵蚀”为观察角度,论述新电子技术时代带来的“美好”的“稀释”和传统的遗失。作者列举了数码技术时代人们生活方式变迁的种种表现,认为这表明了“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与现今“冰冷而没有生命”的数码照片相比,母亲相册中那泛黄的老照片却保存了“一抹动人的微笑”。文章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既能紧扣材料,又能进行丰富的相似联想,同时,相关古典诗句、现代作家的言论信手拈来,从而使得文章内容非常充实,反映出作者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且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文体特征鲜明,叙述、议论和抒情有机融合,既能以理服人,也能以情动人。在文字表达方面,作者的表现堪称优秀。文章语言清晰流畅、准确有力,尤其是对“风光无两”“雄霸天下”“令人咋舌…‘悲欢离合”“冷酷无情”“黯然离场”“备受冷落”“方兴未艾”“大行其道”“势如破竹”“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如泣如诉”“浑然不知”等成语和四字短语的运用显得得心应手,令全文文采斐然。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相关题库

    题库产品名称 试题数量 原价 优惠价 免费体验 购买
    2021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考试题库 1191题 ¥50.00 ¥29.00 免费体检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