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安全评价师 >> 基础知识 >> 安全评价师考试基础知识备考考点:浅析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对策

安全评价师考试基础知识备考考点:浅析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对策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  [ 2016年1月9日 ]  【

  3、消除泄漏源,处理泄漏物

  泄漏的处置。在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中,堵漏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若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可采取关阀断料、开阀导流、排料泄压、紧急停车等工艺措施制止泄漏。采取堵漏措施时,要使用专用工具、器材。一般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泄漏,可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堵漏;法兰泄漏,可利用法兰专用夹具夹卡法兰,并注射高压密封胶堵漏;罐体裂缝可利用专用的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器具堵漏。

  泄漏物的处置。一是气体泄漏物处置:(1)通风驱散,对于泄漏扩散的染毒空气,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排风设施等驱散现场有毒物质。(2)喷雾稀释,由于向空中喷洒水雾,能引起空气和水汽的对流,因此,喷雾状水能有效地降低空气中泄漏物质的浓度,通常根据到达现场的消防力量,组织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排成一排或数排,从现场的某一处或几处,沿着由上风到下风向的方向,向有毒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同时可根据气体性质,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液进行中和处理。(3)点燃放空,在易燃的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现场,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采取点燃、放空的工艺措施来减少和降低气体的浓度。二是液体泄漏物处置:(1)筑堤引流,修筑围堤是控制陆地上的液体泄漏物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如果有毒物质泄漏到地面上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2)泡沫覆盖,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而后进行转移处理。(3)吸附法,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物,可用沙子、粘土或其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4)中和泄漏物,根据泄漏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能与其发生反应的物质进行中和。对于陆地泄漏物,常常用强酸、强碱中和,这样比较经济;对于水体泄漏物,建议使用弱酸、弱碱中和。(5)收集输转对于大型液体泄漏,为了减少泄漏液体的挥发,降低危害,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三是固体泄漏物处置:(1)少量物品泄漏,小心扫起,收集于专用密封桶或干净、有盖的容器中;对与水反应或溶于水的物品可视情况直接使用大量水稀释,污水排入废水系统;(2)大量物品泄漏时,先用塑料布、帆布等覆盖,减少飞散,然后尽可能回收,恢复原状。若完全回收有困难,可在收集后进行转运。

  4、加强洗消,消除污染

  在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现场,为了消除毒物的危害作用,杜绝二次污染,必须要加强现场洗消工作。对对染毒人员、器材、装备、染毒的区域都要进行彻底的洗消。洗消时应根据毒物的理化性质、受污染物体的具体情况和消防队的器材装备,选择相应的洗消剂和洗消方法。尤其要注意尽量选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洗消剂,实现绿色洗消。洗消剂的用量要得当,避免浪费。

  5、做好安全防护与疏散急救工作

  参与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的处置,抢险救援人员一定要有安全防护的意识。在整个事故处置过程中,根据化学毒物的毒害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来确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抢险救援人员应在开花水流或雾状水流的掩护下进行排险,以确保安全。根据“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的处置过程中,还应做好现场人员的疏散和现场急救工作。

  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是一项复杂的、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消防部队作为事故处置的骨干力量,在处置过程中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今后还须不断完善应急救援处置联动机制,从而真正达到“快速反应、有效协同”的要求。

  注:根据我国有毒物质的生产储运情况及国际有关资料,将光气、二异氰酸甲苯酯、氯、氨、氯乙烯、硫化氢、二硫化碳、二氧化硫、氰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碳、苯、甲苯、一甲胺、二甲胺、甲醇、甲醛、丙烯腈、溴甲烷、硫酸二甲酯、苯乙烯等23种化学品列为泄漏事故的重点控制毒物。统计数据表明,这些重点控制毒物发生泄漏事故的频率较高。

12
纠错评论责编:chenjinli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