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过程】
1.患者体位:
1.1胸腔积液:患者倒坐于靠背椅,双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图1-1(1)]。如患者无法坐骑,可取半卧位,患侧手臂向上抬起压于头下[图1-1(2)]。
1.2气胸:患者取仰卧位或靠坐于床或椅,患侧稍向前斜,手臂抱头。
1.3危重或极度衰竭者:根据具体情况,取患者较能耐受的体位。
2.穿刺点定位:
2.1胸腔积液:取叩诊实音最明显处为穿刺点,一般取肩胛角下第7~8肋间或腋中线5~6肋间;有条件者应行B超定位穿刺点。
2.2气胸:抽气部位选择体检和X线检查确定的气量最多处,通常在患侧第4~5肋间腋前线或腋中线或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
3.戴好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巾。
4.局麻:穿刺部位用5ml空针抽取3~4ml局麻药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处沿下一肋的上缘从外向内逐层进针麻醉。注射前均须先回抽,如回抽见气体或胸水,即可认为已进入胸膜腔,停止注射并退出针头;如回抽见血液,应抽出3~5ml,放置后观察是否凝固,如凝固则是误穿入血管,不凝固则是血性胸水或胸腔积血。
5.穿刺:将接有胶管的穿刺针用止血钳夹闭橡皮管,紧贴下一肋的上缘进针,刺人皮肤时可左右旋转穿刺针以方便进入,穿破皮肤后,缓慢进针,当前方阻力突然消失时,停止进针,由助手在橡皮管尾端接上50ml注射器,松开止血钳,进行抽液或抽吸气体,留取标本送检,术后准确计量。如液体或气体无法抽出,可继续调整穿刺针位置。
6.操作完毕后,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进针部位,覆盖无菌敷料。清点清洗穿刺用物,放到指定位置。
【注意事项】
1.穿刺完毕,协助病人卧床休息2~3小时,注意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有无胸闷、胸痛情况及有无皮下气肿、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并做好记录。
2.操作前,查对病人及仔细检查穿刺部位,注意皮肤清洁,并嘱患者于穿刺过程中勿深呼吸及咳嗽。
3.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以利于穿刺及保持病人舒适,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胸腔内感染。
4.避免在第9肋间隙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保持穿刺点无菌,注意观察有无渗血或液体漏出。
5.抽液或抽气时不应过快过多,避免发生复张性肺水肿,第一次抽液量<600 ml,以后<1 000 ml/次;诊断用:50~200 ml。
6.操作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昏厥等胸膜反应或连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样痰等现象时,需及时终止操作,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 ml,及吸氧对症处理。
7.如注入药物,在抽液结束后,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接穿刺针,回抽少量胸水稀释后缓慢注入胸腔,注入后要嘱病人稍加活动,以便药物在胸腔内均匀分布,并注意有无药物反应,如有不适及时沟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