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CHF和某些心律失常
1、CHF:各种原因如心肌缺血、瓣膜病、高血压、先心病、心肌炎、甲亢及严重贫血引起的CHF都可用强心苷。但不同原因引起的CHF强心苷的疗效不太一致。
(1)对瓣膜病、高血压、先心病引起的CHF疗效好,尤其是伴有房颤、房扑的CHF。
(2)对继发于严重贫血、甲亢、VitB1缺乏、肺心病、严重心肌损伤、心肌炎引起CHF疗效差。
(3)心肌外机械性因素引起的CHF如二尖瓣狭窄、缩窄型心包炎引起的CHF无效。
2、某些心律失常
(1)心房纤颤(400-600次/分):
影响心脏的排血功能,强心苷为治疗首选,房颤伴心衰尤为适用。主要机理为减慢房室传导,增加房室结区的隐匿性传导,使传递到心室的冲动减少。
(2)心房扑动(250-300次/分):
强心苷先转复为房颤,使其不应期延长,减慢心率,可达窦性节律。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轻度刺激迷走神经终止发作(摁压眼球、颈动脉窦、深呼吸),无效或频发时西地兰静注,兴奋迷走神经抑制之。
室性心动过速不宜选用,易致室颤。
【不良反应及防治】
迄今为止,强心苷仍为治疗心衰首选药,但其严重的毒性反应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原因是:
1、安全范围窄,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60%。
2、排钾利尿药合用易诱发中毒。
3、缺乏早期中毒的确诊指标。
4、个体差异大
(一) 毒性反应表现
1、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出现较早。
2、神经系统症状: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谵妄、黄绿视。
3、心脏毒性:原有症状加剧及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易诱发室颤,致死。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
(1)异位节律出现,普肯耶纤维自律性增高,后除极触发活动。
(2)房室传导抑制
(3)窦房结自律性降低
(二) 中毒防治
1、预防:
(1)用药史(两周内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
(2)注意诱发因素,如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心肌缺氧等。
(3)中毒先兆:室性早搏、窦率小于60次/分、色觉障碍(黄绿视)。
2、明确诊断:
(1)临床症状。(2)心电图。(3)血药浓度监测:地高辛大于3.0ng/ml,洋地黄大于45ng/ml。
3、治疗:
(1)一旦确诊,立即停药。
(2)补钾。
(3)苯妥英钠控制室早、心动过速,也可用利多卡因。
(4)中毒所致心动过缓用阿托品。
(5)地高辛抗体Fab片段特效,但价格昂贵,未普及。
(6)口服药中毒还可用消胆胺减少药物吸收。
【药物相互作用】
奎尼丁、胺碘酮、钙拮抗药、普罗帕酮能提高强心苷的血药浓度;苯妥英钠能降低其血药浓度。
【给药方法】
1、全效量(洋地黄化量)再用维持量。
病情缓:全效量口服0.5mg,4小时后再服0.5mg。
病情急:静推1.0mg,每日补充消除量。
2、恒速恒量给药法:每日恒定剂量,4-5个半衰期达稳态浓度,此法安全性高。
3、用药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