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指分布在体表、内脏和组织结构中,能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
2.有一些感受器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有利于感受的附属装置,通常将这些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称为感觉器官。
3.人眼作充分调节时,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近点。
4.随照射视网膜光线的强弱而出现瞳孔大小的改变,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5.又称视敏度,指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一般以眼能分辨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
6.是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7.从黑暗处初到强光下时,起初感到一片耀眼光亮,不能看清物体,稍待片刻后才恢复视觉,这一过程称为明适应。
8.当人从亮处进入黑暗的环境,最初任何物体都看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能逐渐看清暗处物体,这一过程为暗适应。
9.旋转刺激除引起机体各部肌紧张变化、植物性反应外,还会出现眼球运动。眼球发生不随意的颤动称为眼震颤。
10.指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用以衡量听力的好坏。
二、填空题
1.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2.外部感受器官 370~740 nm
3.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4.眼 视神经 视觉中枢
5.晶状体 曲率半径 瞳孔缩小 双眼视轴会聚
6.动眼神经 副交感 收缩 变凸 增强
7.近视眼 远视眼 散光眼 凹透镜 凸透镜 圆柱透镜
8.中央凹 周边
9.较短 较长
10.维生素A 视紫红质
11.视锥细胞
12.中脑顶盖前区
13.视锥 视杆
14.上 后
15.减弱 远
16.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17.外耳 中耳 内耳
18.传音 感音
19.直线 变速 旋转 变速
20.底 顶
21.微音器
22.气 骨
三、判断题
1.√ 2.Χ 3.√ 4.√ 5.Χ 6.√ 7.Χ
8.√ 9.√ 10.Χ 11.√ 12.√ 13.Χ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C 2.D 3.D 4.D 5.B 6.D 7.B 8.B
9.D 10.B 11.C 12.B 13.C 14.A 15.D 16.A
17.B 18.D 19.C 20.C 21.B 22.B 23.B 24.B
25.D 26.A 27.C 28.C 29.B 30.D
(二)多项选择
1.BC 2.BC 3.AC 4.AC 5.CD
6.AC 7.AD 8.ACE9.ACD 10.BCE
五、简述题
1.眼的视近调节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晶状体调节:视近物时,通过反射使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晶状体变凸,从而使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增加,将近处的辐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②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反射性的使瞳孔缩小,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与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
③视轴会聚:视近物时,两眼的视轴同时向鼻侧聚合,使近处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产生单一清晰的像。
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
①视锥细胞:密集于视网膜中央凹。其功能是司明视觉与色觉,对物体的分辨力强,光敏度差。
②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其功能是感受弱光,无色觉,光敏度高,对物体的分辨力差。
3.行波学说认为,声波达卵圆窗后,基底膜的振动先从蜗底部开始,再以行波方式逐渐向蜗顶推进。频率愈高的声波,基底膜最大振动的部位越靠近蜗底;反之,则靠近蜗顶。基底膜振动幅度最大部位的毛细胞受刺激最强,其冲动沿听神经传导达听皮层相应区域,产生相应音调感觉。
4.当耳蜗接受声波刺激时,可记忆到一种与声音声学图形相同的近似麦克风式的电位变化,称耳蜗微音器电位。
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①在一定刺激强度范围内,其频率、幅度与声波振动完全相同;② 潜伏期极短,无不应期;③不易疲劳,对低O2和深麻醉相对不敏感,在听神经变性时仍能出现。
5.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有:①声波经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 →蜗管内淋巴,此为正常气导;②声波直接经中耳鼓室→圆窗→鼓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此为病理气导;③声波经颅骨→骨迷路→鼓阶与前庭阶→蜗管内淋巴,此为骨导。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房地产经纪人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