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5 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原理: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能实现价值的满足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另外,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的价值满足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6 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一论——认识论
1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3 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
4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3、一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注意:辩证思维方法、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 03 年、04 年真题)
(四)、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因素、规律、特点和动力)15 个原理
1、因素:
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2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3、特点:
1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原理;
2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原理。
4、动力: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6社会革命和改革推动着社会发展;
注:本章还有一个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房地产经纪人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