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仅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进行内部评价及相互评价
(4)学习评价的种类
根据评价的功能,学习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开始前,对学生体能、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程度等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为因材施教和进行个体参照性评价奠定基础。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及时了解与评价学习情况、改进学习。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行的整体评价,目的在于评价学习成绩,发现问题,改进学习。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种类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目的
了解基础
鼓励学生;改进教学
判定学习成果
职能
为区别对待提供基础
诊断学习,提出改进措施
进行成绩评定与评价
时间
教学之前
教学过程中
教学结束时
方法
在学期学年开始时进行测试
在各单元教学中及时评价
学习结束时的测验、评价
评语
对基础的看法、努力的目标
指出进步、不足、目标、改进措施
对体育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语言评价
根据评价依据的标准,学习评价分为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个体性评价、绝对性与体性相结合评价。
绝对性评价——是用既定的目标作为参照性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它通常是在体能、运动技能等定量测验项目中运用。这种评价强调了社会的统一标准,评价结果易于比较,但不利于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作为参照性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它是以某一学生在规定的学习群体中的位置来评价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有利于确定某一学生在群体中的名次,但是不能体现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
个体性评价——是用个体学习前后的差异作为参照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它以某一学生成绩的进步幅度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功感,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可能给甄别和选择带来困难。
绝对性与个体性相结合评价——是用既定的目标与个体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结合起来作为参照性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有利于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进步,但是对于个体不同起点与进步幅度的把握比较困难。
(5)学习成绩评定
体能与运动技能:学生体能、运动技能达到的水平及进步与提高的幅度。体能成绩的评定可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进行评定。
学习态度和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与行为。
认识与知识:对体育与健康价值的认识,以及学习掌握和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情况。
交往和合作精神:学生表现出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心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和自信心的表现,以及遇到困难时的意志表现。
(6)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成绩评定
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定是依据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表现以及达到的水平,以语言或数字表达出来的评价。
——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体能与运动技能:学生体能、运动技能达到的水平及进步与提高的幅度。体能的评定可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进行评定。
学习态度和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与行为。
认识与知识:对体育与健康价值的认识,以及学习掌握和运用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情况。
交往和合作精神:学生表现出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心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和自信心的表现,以及遇到困难时的意志表现。
——学习成绩评定结构比例建议
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比例,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的特点有所差异,具体见下表。
各学段学习成绩的比例建议表
评价内容
小学
1~2年级
小学5~6年级
中学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体能与运动技能
评语
20~30%
30~40%
学习态度与行为
20~30%
15~25%
认识与知识
10~15%
15~25%
交往与合作精神
10~20%
10~20%
心理健康
10~20%
10~20%
——学习成绩评定方法
学生自我评定:学生本人依据学习目标对学习情况、水平、行为表现等进行综合的评定。
组内互相评定:组内成员之间依据学习目标对各个成员的学习情况、态度与行为等进行综合的评定。
教师评定:依据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个人表现、进步幅度等,参照学生自我评定与组内互相评价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学习成绩评定方法比例
三种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方法所占比例,根据学生的学段有所差异,具体见下表:
成绩评定方法比例建议表
小学3~6年级
初中
高中
学生自我评定
20~30%
25~35%
30~40%
组内互相评定
10~20%
20~30%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