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现代书画家、篆刻家。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作品题材充满民间情味,善画花鸟虫鱼,笔墨纵横矫健,造型简练质朴,神态活泼,色彩鲜明强烈;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纤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代表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不倒翁》《祖国万岁》《水芋游虾图》《枫叶寒蝉》等。
《蛙声十里出山泉》该件作品是1953年文学家老舍请白石老人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画面上没有画蛙,观者见到蝌蚪自然联想到源头的青蛙,仿佛蛙声也在顺着峡谷、随着溪流,由远处隐隐传来,真乃没有蛙声胜过蛙声。
二、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原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号予向,安徽歙县人。绘画上最突出的成就当属山水画,以“黑、密、厚、重”为特色,画风深沉苍老、浑厚华滋。黄宾虹毕生作水墨山水,60岁前学古人,70岁后自创面目,可谓大器晚成,早期作品多受渐江、查士标、恽向的影响,疏朗淡雅,被称“白宾虹”;晚年喜浓重的北宋山水,以积墨的方法求“浑厚华滋”,被称“黑宾虹”。作于1948年的《空山鸣琴图》题“沉着深厚,北宋画中大方家数,不徒以细谨为工”。
《湖滨山居》此幅画题“北宋画多用焦墨,兹一拟之”,体现了画家对北宋画一贯的推崇。而在墨法的使用上,他认为一幅画须七种墨法兼用,才是“法备”;即使是用焦墨,也要做到“润含春雨,干裂秋风”;要能“水墨淋漓,而后能焦墨渴笔”。这幅晚年作品以焦墨为主,又兼施浓、淡、泼、破等墨法,复施以淡绿浅赭,于浓郁中又有清新之趣,恰当地阐释了这些主张,也映现出他理想中的湖滨山居的景色。
在黄宾虹的作品中,有一种特殊的画作很值得重视,那便是大量存世的“勾古画稿”。所谓“勾古画稿”,就是黄宾虹在观画读画的过程中,将古画的山水轮廓用很简炼的线条勾出来,他有大量的写生稿,也采用这种画法。他说这种画法就是逸笔草草地勾勒下来,而不留意其设色和皴法,已经把皴法上升到纯笔墨,洗掉外在的东西。实则属于以披麻为主的皴法,杂树草木施以点染。
三、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在美术上坚持并倡导现实主义道路,对中国画进行了中西融合的大胆革新,探索以西洋画法来改造中国画的新途径。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中的重要代表,在美术教育上建立了一套较为明确而富有特色地面上创作、美术教育理论并且影响重大。综览其理论框架主要是:(1)科学主义的理性精神。他坚持以素描作为造型艺术学习的基础和主要手段,强调素描教学对其他艺术教学的主导作用。(2)写实主义的教学原则。把西方写实艺术原则融入在美术教学的始终是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主要基点。(3)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徐悲鸿在绘画思想、创作手法、教育主旨中处处求“真”,以他执着的态度倡真求实。
中国画《愚公移山》《九方皋》《奔马》《群马图》。
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是他的代表作。
《田横五百士》画面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为早期中国油画中的巨制。
《愚公移山》中国画,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1940年。作者以古代愚公移山的传说,借用西方的写实主义造型来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