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A.形象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就是对感知过的声音形象的记忆。
2、 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
B.形象化
C.系统化
D.抽象化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系统化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把整数、分数、小数概括为有理数的过程就是思维系统化的过程。
3、 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
A.常规思维
B.创新思维
C.动作思维
D.逻辑思维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鸟巢”的设计者受到一定启发后,将鸟巢的外形创造性地运用到体育场地的建设,属于创新思维。
4、 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很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种记忆是()。
A.情景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外显记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情描述的记忆,如自我介绍,这是属于外显记忆;而程序性记忆是指技巧性的动作,如骑脚踏车,这是属于内隐记忆。
5、 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再发起跑信号,容易影响运动员成绩,原因是()。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指向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起伏是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不随意跳跃现象;注意的选择性是指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在众多的信息刺激中,表现为偏向于对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对另一类刺激注意得少: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6、 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识记的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记忆的分类,按照是否具有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记忆分为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是有预定目的的识记,所以本题选择A。
7、 看书时,用红色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选择性体现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点。红笔画出重点,将重点与普通知识点进行了区分,优先区分红笔标注的重点,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8、 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会发生关键性转变,这一步转变被称为()。
A.登记
B.编码
C.复述
D.提取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编码过程。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
9、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在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
A.瞬时记忆
B.工作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信息流;另一部分是控制结构。信息流指信息从一个假设的结构流到另一个假设的结构中去的过程。控制结构包含着期望事项与执行控制,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的动机。执行控制即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认知策略,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短时记忆也就是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10、 张小雨需要自己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并应用方案来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这一任务对应的认知要求是()。
A.理解
B.应用
C.创造
D.评价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将所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自学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己能力,属于认知活动的应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