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与练习
一、作者描写了荷塘的那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完成下列练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班级人数45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19.根据上述资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依据(不能照抄材料)。(20分)
19.【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探究,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确定依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指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故设置了上述三维目标。
②课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故设置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③目标设置还应依据单元导语和文本特点。单元导语指出阅读这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因此设置了以上三维目标。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饱含情感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出夜色下荷塘的优美景象,并抒发了自己“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情感,因此设置了目标三。
④还应考虑学生的特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内涵丰富的散文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但是对于文章内涵探究有一定困难,因此采用合作讨论教学法,配以教师点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欣赏并学习文章的语言美和写作技巧。据此设置了目标2。
20.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0分)
20.【参考答案】
针对第二维目标设计教学片段:通过合作探究,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
一、设疑激趣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是一个幽美宁静的人间仙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文美景,感受文章带给我们的美感。
二、深入品读(听朗读,然后学生快速浏览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快速浏览整体感知课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一)初步感知文章线索、情感
设问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总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整个社会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朱自清也处于彷徨苦闷之中。他虽然对现实十分不满,但也不敢勇敢决绝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内心十分矛盾痛苦,因此写下这篇美文,想借美景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彷徨。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情感线索展开的。
设问2.为排遣心中的不宁静,作者散步的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家——小路——荷塘——家。
设问3.经过一夜的畅游,作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了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各抒己见。
师:到底有没有找到呢?我们首先一起看看作者的心情是如何起伏的。大家来朗读第三段作者的内心独白,注意朗读要有感情。
设问4.在这一段中,作者究竟是有怎样的心情?
学生思考交流,师明确: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互相交织。
(二)重点赏析:
带着满满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在他眼中,荷塘的夜景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活动1:两组同学PK朗读,另两组同学找出作者笔下的荷塘景物。
师点评朗读,后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等。
活动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分别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感受精美语言美。
小组互评后再次思考,师明确:
荷叶,特点,密、高、美;修辞:比喻;荷叶形象更加生动具体。
荷花,特点:姿态柔美、晶莹剔透、纤尘不染;修辞:博喻、拟人;使荷花的情态更加形象鲜明。
荷香,特点:淡淡的;修辞:通感;荷花的香味更加具体可感,增加了语言的意蕴美。
荷波,特点:快速;修辞:比喻;荷波更加生动形象,跃然纸上。
流水,特点:脉脉:修辞:拟人;流水仿佛具有了人的情感,形象更加鲜活具体。
活动3:学生集体再次朗读,思考与谈论后,归纳作者笔下荷塘夜景的特点和所抒之情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后明确:荷塘夜景:素淡,宁静,幽美;所抒之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三、巩固拓展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背影》同样也是朱自清的优秀散文,不同之处在于《背影》是一偏叙事抒情散文,比较写景抒情和叙事抒情的在抒情手法上的异同,体会着两篇文章所抒之情的不同。生思考讨论,师点评。
四、总结提高
总结:朱自清夜游荷塘,采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用准确优美的语言将所观之景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之情。
提高:学习文章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自选题材进行300字左右的课后练笔。
21.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
【研讨与练习】
二、完成下列练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21.【参考答案】
教学活动:
一、问题1
(一)
活动1:明确通感中的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找出第一句话中的涉及到的感官和具体表现。
明确:嗅觉—清香、听觉—歌声。将“缕缕清香”,用“渺茫的歌声”表现出来。
活动2:作者为什么要采用通感?有什么样的好处?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点评。
老师反馈点评,总结明确:由嗅觉到听觉的转移,“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两者存在相似之处,都是具有断断续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的特点,而且同属于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意蕴,增加了语言美。
(二)
活动1:找出第二句话中的涉及到的感官和具体表现。
明确:视觉—月色,听觉—旋律。将“月色”的特点用“旋律”表现出来。
活动2:作者为什么要采用通感?有什么样的好处?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点评。
师点评反馈,明确:月光与树影的状态是宁静的,将其的特点用“名曲”来形容,带给读者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光与影是黑白色的,仿佛变成了跳跃的音符,作者才用了通感的手法,同时也具有化动为静的效果,将景物写活了,同时也带给读者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境中,提到梵婀玲上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两者有优美、悠扬的相似之处,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使原有的意境更加和谐、幽美。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意蕴美。
二、问题2
(一)
活动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哪一个动词用的最巧妙?生讨论回答。
师明确:“泻”字
活动2:为什么这个动词用的最好?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师点评反馈,总结:将“流水”比喻成“月光”,“泻”字又具有很强的动感,化静为动,将静态的月光动态化,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月光照耀,倾泻而下的景象,使整个场景都具有一种动态美,增加了景象的美感。
(二)
活动1: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哪一个动词用的最妙?生讨论回答。
明确:“画”字。
活动2:为什么这个动词用的最好?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师点评反馈,总结:倩影本来就是在荷叶上的,但是却用“画”字,将这中影子应在荷叶上的情景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来,同时“画”字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人用无形的手在荷叶上挥墨描绘“倩影”,趣味十足,是整个静态的景象活灵活现,也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
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通感手法,自选角度,写一段50-100字左右的,课堂上进行分享,其他学生点评优缺点。
教师进行反馈总结,提醒使用通感手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