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1.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1)“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必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2)“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信访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3)“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
(4)“内外依据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5)“阶段性特征论”。认为要准确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一定要从我国所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入手。只有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等阶段性特征出发,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2.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
二、科学含义、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
1.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2)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3)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加,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4)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5)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6)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
(7)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8)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体系基本建立;
(9)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3.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