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案例分析(九)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12/11 9:52:31  

  【案例 1】

  为了对不同实验室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各实验室在自己的实验室条件下,对同一 个被测量进行测量,数据处理时将各实验室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表示, 并在比对报告中称其为重复性。问题在于:重复性与复现性的区别,以及如何定量表示?

  【案例分析】依据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关于重复性和复现性的定 义。(1)在各实验室的不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量进行测量,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称为 复现性。案例中各实验室在自己的实验室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量进行测量,所进行的实验室 测量结果一致性的比较,应该是复现性而不是重复性;重复性是一个实验室在相同的测量条件 下所得测量数据的一致性。(2)复现性应该用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偏差定量表示,而 不是用各实验室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表示。

  【案例2】

  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派人到该市地铁站进行法定计量单位的检查,在一个地铁 站入口处看到一个牌子上写着该站开门时间为 5 点 45′。检查人员进站后在站台的四根柱子 上看到各挂有一个牌子,表明站与站之间列车运行所需时间间隔(如下表所示),如新华门到和 平门需要运行 2 分 17 秒、和平门至解放路需运行 3 分 31 秒,以方便乘客出行。 站名 运行时间间隔 新华门 → 和平门 → 解放路 → 西大街 → 红旗桥 → 2′17〃 3′31〃 2′45〃 4′23〃 3′08〃 请指出地铁站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之处。

  【案例分析】依据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时间单位小时的符号为 h(时),分的符号为 min(分),秒的符号是 s(秒)。该站开门时间 5 点 45′,其中“点”不是计量单位,仅是人们口头习 惯说法,确切的应该是 5 时,符号为 h。 “′”是角度“分”的符号,不能用作时间的符号,时间“分” 的符号是 mm。因此,开门时间应表示为 5 时 45 分。 同样列车运行时间不能用角度的分和秒,要用时间的分和秒: “2′17” ”应改为 2min17s,或 2 分 17 秒。其余运行时间间隔也要用相同的表示方法作 更正。

  【案例3】

  考评员在考核长度室时,问室主任小尹: “你讲一讲什么是测量过程,如测量一个 精密零件,测量过程主要涉及哪些环节?”回答: “测量过程就是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其主要 环节是,首先明确测量要求,确定测量原理和方法,选择测量仪器和手段,制定测量程序,实施 测量,最后提出测量报告。 ”问: “这一过程完整吗?”回答: “我看可以吧! ”

  【案例分析】针对以上问题,该室主任在实际应用时对测量过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按 GBl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第 7.2 条的要求,测量 过程中还必须识别及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各种影响量.包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操作者能力, 对测量人员的技能要求、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其他因素。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