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计量师《计量专业实务》精选知识点(28)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12/9 12:51:46  

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报告的基本要求计量技术机构应准确、清晰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定、校准和检测的结果,并符合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中的规定。 结果通常是以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的形式出具,并应报告顾客要求的,说明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所必需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只有在与顾客签订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可用简化的方式报告结果

计量技术机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原因及实施方法(1)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原则的核心。由于计量技术机构是以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主要关注焦点,而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提高顾客满意的程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就必须持续改进。  

(2)计量技术机构要不断寻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的机会,以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所设定的目标(质量方针、总体目标)。改进措施可以是日常渐进的改进活动,也可以是重大的战略性改进活动,机构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尤其应关注日常渐进的改进活动。  

    为了促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计量技术机构应考虑以下活动:

    ①通过质量方针和总体目标的建立,营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并开展相关活动;

    ②利用内部审核的结果来不断发现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

    ③通过分析,找出顾客的不满意,检定、校准和检测未满足要求,过程不稳定等诸多不符合项;

    ④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避免不合格的发生或再发生;

    ⑤通过在管理评审活动中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充分评价,持续改进管理体系。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区别及实施必要性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对尚未发生不合格情况而言)。

对症下药地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获得持续改进的机会,可以使管理体系运行的水平提高一个层次。  

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度发生(对已发生了不合格情况而言)。

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的含义内部审核是指由实验室自己或以实验室的名义聘请非本实验室的评审员或专家而进行的审核,内部审核可作为实验室声明自身合格的基础以及完善和改进管理体系的依据。
管理评审是指为了确保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活动。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区别与联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内容  

       

       

 目 

的  

  评价整体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和效率,寻求改进的机会,确定改进的措施 

  验证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性、符合性、有效性  

  依 

·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 

·法律、法规 

·方针、目标 

·市场变化 

·科技、环境等的发展状况 

   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  

 

内 容 

 

 

 

·内外部审核结果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 

·组织环境变化情况 

·顾客、社会及内部期望和要求 

·相关方的抱怨 

·达到方针、目标的适应性 

·体系在体系环境变化后的适宜性 

   各项管理体系要求执行的充分性、符合性、有效性  

 执行者 

最高管理者或以其名义进行,最高管理层人员参加,可邀请必要的人员 

有能力、经授权的独立人员(内审员)主持 

 方 式  

  一般不在工作现场,采取研讨、会议形式 

 一般在管理活动现场 

联 系 

包含对内部审核的评定 

是前者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