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健康管理师二级章节考点精粹:第二章 第七节
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七节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消化从外界摄取的食物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供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事物的成分或其被消化的产物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①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直肠、消化管(除口腔外)各段的机构基本相同。由内向外一般可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4层。粘膜层粘膜衬于腔面,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功能。粘膜下层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等,有利于吸收。消化管平滑肌的排列一般分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
②消化腺:包括口腔大涎xián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属外分泌腺,它们的分泌物排入消化官腔内,对事物进行化学性消化。
一、消化道的运动
(一) 胃的运动: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正常胃呈鱼钩状,胃的主要解剖结构有胃小弯、胃大弯、贲bēn门、幽门等。幽门处的环形肌特别发达,形成幽门括约肌。胃可分为:贲门部、胃底部、幽门部、胃体部。
1、胃的运动形式及生理意义:
①紧张性收缩: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这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称紧张性收缩。意义在于维持胃内一定的压力和胃的形状、位置。当胃内充满食物时,紧张性收缩加强,所产生的压力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和促进食糜向十二指肠移行。
②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紧张,可以使胃的容积由空腹时的50ml增加到1000ml,以利食物的储存,称为容受性舒张。
③蠕动:食物进入胃后约5分钟,胃即开始蠕动,蠕动波从胃体的中部开始,逐渐推向幽门。蠕动开始时不明显,越近幽门,收缩越强,速度越快。反复蠕动可使胃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利于消化,并推送胃内容物(1-2ml)分批通过幽门如十二指肠。
2、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胃的排空:指胃的内容物(食糜)经幽门被排放到十二指肠的过程。一般在食物入胃后5分钟就开始有部分排入十二指肠。流体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食物排空快。糖类较蛋白质的排空快,蛋白质又比脂肪类排空快。一次用餐的食物由胃完全排空一般需4-6小时。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对胃的运动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如完全食脂类食物,可以使胃的排空速度大大减慢,饱感持续很长时间。
●胃的排空主要取决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胃的运动是产生胃内压的根源,因而也是胃排空的原动力。
3、呕吐:指胃和肠内容物被强力从口腔逆向驱出的动作。
·呕吐是复杂的反射活动。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背外侧缘,脑水肿、脑积水和脑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可直接刺激该中枢而引起呕吐。
·呕吐是一种正常生理功能,可将胃内有害物排出,具有保护意义的防御反射。但长期剧烈的呕吐,不仅影响正常进食和消化活动,而且使大量消化液丢失,造成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二)小肠的运动:
小肠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自胃的幽门,下肢盲肠;成人小肠全长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3部分。
①分节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它是一种以环形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运动,主要发生在食糜所在的一段肠管上。
●小肠分节运动的意义: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为消化和吸收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分节运动还能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的回流,有利于吸收。
②小肠的紧张性收缩和蠕动:小肠的蠕动通常重叠在节律性分节运动上,两者经常并存。
●蠕动的意义:在于使分节运动作用后的食糜向前推进,到达一个新肠段,在开始分节运动。小肠蠕动的速度很慢,约1-2cm/s。
·小肠还有一种传播速度很快,传播距离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可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小肠末端,优势还可至大肠。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大肠是消化管的末端,包括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经细菌分解作用后的食物残渣、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大量的细菌一起形成粪便。
●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盐类,以及储存食物残渣。
●结肠运动的形式:①结肠具有类似小肠的分节运动和蠕动,但其频率较慢,这与大肠的主要是吸收水分和暂时储存粪便的功能相适应。②集团运动:是一种进行很快且移行很远的强烈蠕动。每日约发生3-4次。通常发生于饭后。集团运动常自横结肠开始,可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一直推送到结肠下端,甚至直肠,引起便意。
●排便反射:是一种反射活动。当排便中枢损伤后会出现大便储留或失禁。
·产生便秘的最普通原因:排便反射经常被抑制,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会失去正常的敏感性。粪便在大肠中停留过久,水分过多被吸收而变得干硬不易排出。因此,为了避免便秘,应多饮水,定时排便。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也可促进排便。
·当直肠粘膜由于炎症而敏感性增高时,肠内只有少量粪便、粘液就可以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在排便后总有未尽的感觉,临床上称这种现象为“里急后重”,常见于痢疾和肠炎时。
二、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口腔内受涎液的作用主要发生物理性变化,基本没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发生。胃和小肠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是消化的关键环节。
(一)胃液: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值为0.9-1.5.正常人每日胃液分泌量为1.5-2.5L。胃液是胃腺各种细胞分泌的混合物。
幽门部 |
胃腺由黏液细胞组成 |
黏液细胞 |
能分泌碱性黏液 | |
胃体和胃体部 |
又称泌酸腺区,面积占全胃的2/3或4/5。 由3种细胞组成: |
主细胞 |
又称胃酶细胞,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 |
壁细胞 |
又称盐酸细胞,主要分泌盐酸,还能产生“内因子” | |||
颈黏液细胞 |
能分泌黏液 |
●胃液中所含的固体物中的重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
|
分泌 |
作用 |
盐酸 |
又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2种存在方式:①游离酸,占绝大部分。②结合酸:即与蛋白质结合的盐酸蛋白质。 |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③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若分泌过少会引起消化不良;分泌过多则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可能引起溃疡。胃液中盐酸的含量与进食有关,空腹时可以不分泌 |
胃蛋白酶 |
由胃底腺的主细胞以酶原形式分泌的 |
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产物是蛋白胨、少量多肽和氨基酸、但胃蛋白酶必须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作用,其最适PH其2.0,随着PH的增高,活性降低。 |
黏液 |
由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胃底腺的颈黏液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
黏液覆盖于胃粘膜的表面,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损伤。黏液含有大量HCO3-,黏液和HCO3-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可保护粘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及其他物质损伤。若饮酒过多或过多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复合阿司匹林)可能破坏这种保护屏障 |
内因子 |
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
内因子与食入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酶破坏。复合物与回肠粘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维生素B12.如体内缺乏内因子(如胃粘膜萎缩或胃大部切除患者)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二)胰液
胰腺呈长条形,位于胃的互访,横于腹后壁,分:头、体、尾3部分。
●胰液的性质和成分:胰液是胰腺外分泌腺的分泌物,有胰腺的腺泡细胞及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的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为7.8-8.4.成人每日分泌1-2L。胰液是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能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当胰液分泌障碍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胰腺炎或癌症时可以严重影响消化功能。
·胰液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①无机成分中最重要的是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其浓度随胰液分泌率增加而增加。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粘膜免受胃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pH7-8)②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消化3种营养物质的消化酶:
消化酶 |
活动 |
作用 |
胰淀粉酶 |
具有活性 |
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及葡萄糖 |
胰脂肪酶 |
具有活性 |
可分解三酰甘油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 |
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 |
不具有活性。当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胰蛋白酶原被肠液中的肠致活酶激活称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酸和胰蛋白酶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活化。胰蛋白酶还激活糜蛋白酶 |
都能分解蛋白质为月示和胨,两者共同起作用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 |
(三)胆汁
由肝细胞不断分泌入毛细胆管,经小叶间胆管流到左右肝管,再经肝总管入胆总管,最后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流入十二指肠;或由肝总管转经胆囊管入胆囊储存,进食时再由胆囊排入肠道。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胆汁是具有枯萎的有色液汁。成人每日分泌量800-1000ml。有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胆汁中胆盐与胆固醇的适当比例是维持胆固醇成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故胆固醇过多,或胆盐含量减少时,胆固醇容易沉淀下来,这是形成胆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
●胆汁的作用:
主要是胆盐的作用。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均可乳化脂肪,从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胆盐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肝炎或肝癌时胆汁的分泌障碍,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会使人产生厌油的感觉。
·小肠液:是由小肠粘膜中的小肠腺所分泌的。呈弱酸性,pH约为7.6.成人每日分泌量1-3L。小肠液边分泌边吸收,为小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提供了媒介。
·大肠液及细菌的作用:大肠液复函黏液,并有大量碳酸氢盐,pH8.3-8.4;黏液,主要是黏液蛋白能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对一般细菌的繁殖极为适宜。①细菌对糖类和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②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称为腐败。③大肠细菌能利用大肠的内容物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如果长期服用抑制肠道菌群繁殖的抗生素,会造成上述维生素的缺乏。
(四)肝脏的功能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成人肝重约1500g,由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有50万-100万个结构基本相同的肝小叶。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肝小叶约有小米粒大。
●肝脏的生理功能:
①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肝脏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异生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肝的蛋白质代谢极为活跃;除γ(病种)球蛋白外,血浆的蛋白质巨虎均有肝细胞合成。
②分泌胆汁:
③生物转化作用:非营养性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过程叫转化。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转化的意义:经过生物转化的物质,其生物学活性大多降低或丧失,毒性减低或消除;更主要的作用是改变它们的溶解度,利于排泄;但是,也有些物质转化后产生相反的变化,如大黄等。)
●脂肪肝:过多的三酰甘油沉积于肝细胞内,称为脂肪肝。(肝脏中脂类含量仅3-5%,主要是磷脂,三酰甘油约占一半)
·脂肪肝的成因:①卵磷脂合成障碍,导致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障碍,肝内合成的三酰甘油和胆固醇运出受阻;②三酰甘油来源增加,如长期高脂肪高糖膳食等;③肝细胞损伤,使血浆脂蛋白合成受阻,如中毒、感染或酗xù酒等。
●肝昏迷:氨是对机体有毒的物质。体内的氨主要来自氨基酸的代谢。氨在体内主要是在肝内生成尿素,随尿排出。肝细胞损伤肝功能障碍时,尿素合成障碍,氨的去路减少,血氨升高。氨进入脑细胞,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功能障碍,引起一些列神经精神症状,称为肝昏迷或肝性脑病,这就是肝脏病的晚期出现昏迷的原因。
●胆红素的代谢与黄疸:
·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其中,以胆红素为主;胆色素80%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释放的血红蛋白。这些化合物驻澳随胆汁排除体外。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色素。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
·胆红素的毒性作用:是引起大脑不可逆的损伤;它亦有抗氧化作用,抑制磷脂和亚油酸氧化的作用优于维生素E。
·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增加它的溶解度,有利于其运输,也可以限制其通透细胞膜,避免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
·粪便颜色的来源:在肝内转化生成的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还原成胆素原(粪胆原和尿胆原)。胆素原被氧化成黄色的胆素,随粪便排出,这是粪便颜色的来源。在某些癌症时,胆道完全梗塞,这部分胆红素不能从粪便排出,粪便呈灰白色。
·血清胆红素与黄疸:当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的摄取、转化、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等,均可引起血浆胆红素升高;当血清总胆红素大于1mg/dl时,称为高胆红素血症。大量胆红素扩散入组织,造成组织黄染(巩膜、皮肤黏膜为主),称为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在1-2mg/dl时,肉眼不易观察到黄疸,称为隐性黄疸;大于2mg/dl时,出现明显的显性黄疸。(黄疸的类型有:①溶血性黄疸;②肝细胞性黄疸;③阻塞性黄疸)
三、吸收: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管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胃仅能吸收少量的水和乙醇。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食物中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吸收。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
●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①绝大部分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分解成可被吸收成分。②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长(3-8h),吸收时间充分。③吸收面积广大。小肠全长5-7m,小肠粘膜形成环形褶皱、绒毛和微绒毛,使其吸收面积增加600倍,达200m2。④绒毛内部有毛细血管网、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网等,有利于吸收。
●小肠对主要物质的吸收概况:小肠内的营养物质和水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中,必须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吸收入血。
单糖的吸收 |
糖类食物在小肠内只有被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小肠吸收入血,葡萄糖是主要吸收的单糖,其次是半乳糖和果糖。半乳糖和葡萄糖吸收比果糖快。 |
肽和氨基酸的吸收 |
当肽进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后,立即被存在于细胞内的肽酶水解为氨基酸。因此,吸收入血中的几乎全部是氨基酸。如果肽和蛋白质被吸收入血,人体就可能产生过敏感应。 |
脂类及分解产物的吸收 |
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胆固醇等,都不溶解于水。①它们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水溶性微胶粒后,才能通过小肠粘膜表面的水化层到达微绒毛,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胆汁缺乏,脂类物质吸收障碍。②进入上皮细胞内的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大部分重新合成三酰甘油,并与细胞中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若干乳糜微粒包裹在一个囊泡中,然后进入淋巴在进入血液。甘油、小分子脂肪酸和甘油一酯是水溶性的,可直接进入血液而不经淋巴。 |
水的吸收 |
成人每日摄入水和各种消化液有8-10L,其中绝大部分在小肠内吸收,仅余下0.5-1.0L进入结肠,最后随粪便排出的约150ml。肠道内的水分都是通过渗透被动吸收的。各种溶质,尤其是NaCL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吸收的主要动力。在消化道炎症时,肠蠕动加快,水分不能及时被吸收,大便的量就会明显增多,导致机体脱水,血容量显著减少。 |
四、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支配胃肠道的外来神经属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另外,还有壁内神经丛分布。(神经对消化功能的调节是通过反射完成)
①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交感神经:支配胃肠平滑肌、消化腺和血管平滑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平滑肌运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平滑肌运动加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②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非条件反射:由食物的理化性质刺激消化道粘膜相应的感受器所引起的。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近视的环境、食物的颜色、香味等都可称为条件刺激,“望梅止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体液调节:胃肠内分泌细胞的总数超过所有其他内分泌腺细胞的综合。
·胃肠激素: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主要有: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等。
·胃肠激素的作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运动,促进粘膜组织生长。
最新试题:
热点推荐:
>>>2017健康管理师考前60天咋备考?导师细讲,重难点全面突破! |
>>>2017年健康管理师二级/三级模考试题集(20套) |
>>>【新手指南】带你了解真正的健康管理师! |
>>>健康类考试仅剩的“独苗”,健康管理师难考吗? |
热点延伸:
2017年健康管理师报考指南 就业方向 考试流程 培训对象 职业意义 工作内容
2017年健康管理师成绩查询时间_入口 证书样本 证书颁发时间 考试教材 大纲
对健康管理师还有相关疑问的,不妨立即拨打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或直接点击 快速联系通道 ,在线专家会第一时间为您服务!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