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抑制机体的体温调节作用,使体温随环境的温度的变化而升降。同时可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大剂量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本题选E。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高热时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使胃肠蠕动减弱。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先兆中暑出现大汗、口渴、头晕、胸闷、乏力,体温基本正常;轻度中暑者除上述症状外,有面色潮红、大汗、脉搏快速,体温在38℃以上。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衰竭患者可有明显脱水征;体温可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高温作业工人、夏季田间劳动的农民,每天补充含盐0.3%的饮料,故选B。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不足。
本试题来源于护士资格证考试焚题库 ,答案及解析可进入[焚题库护考APP>> ]查看或在线做题。
二、A2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为最常见的一种。多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失水、失钠,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昏厥或意识模糊,体温基本正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热衰竭在高气温或强热辐射环境下,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颅内暂时性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的疾病。亦称热晕厥或热虚脱。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头 热衰竭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继以晕厥,通常昏厥片刻即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采取物理降温时应暂停降温的肛温是38℃。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热射病患者的病室应该保持20~25℃为宜,要有良好通风,病床下可放置冰块。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盐分补充不足,使血中钠、氯浓度降低,患者常感到四肢无力,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常呈对称性,以腓肠肌痉挛最为多见,体温多正常。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表现,患者血压下降,为重症中暑热衰竭,主要措施为纠正血容量不足,静脉补充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液、氯化钾。一般数小时可恢复。一般处理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处休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口服十滴水、人丹等。体温略高,不应采取头部置冰帽,四肢冰敷擦,以免体温过低。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降温是抢救重症中暑的关键,迅速采取各种降温措施,若抢救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所以降温速度决定患者预后,C正确。A、B、D、E是中暑患者的抢救措施但不决定患者的预后,故排除不选。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烈日下从事田间劳动约1小时后,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考虑的原因是高温环境。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射病(中暑高热)
迅速采取各种降温措施,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5%~30%。
(1)物理降温用冷水或酒精擦浴,同时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散热。肛温降至38℃时应停止降温。
(2)药物降温常用药物为氯丙嗪,其作用有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血管加速散热,降低器官代谢及耗氧。
(3)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抽搐时肌注地西泮,酌情用抗生素,积极处理并发症。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日射病:由于烈日暴晒或强烈热辐射作用头部,引起脑组织充血、水肿,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严重时可发生昏迷、惊厥。头部温度高,而体温多不升高。热衰竭突出表现是周微循环障碍,题干中并未提及。
三、A3/A4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热射病又称中枢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故本患者中暑类型为热射病,选C。先兆中暑出现大汗、口渴、头晕、胸闷、乏力,体温基本正常。重度中暑包括热衰竭、热痉挛、热射病。热衰竭最常见,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失水、失钠,血容量不足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体温基本正常。热痉挛指大量出汗后口渴而饮水过多,盐分补充不足,使血液中钠、氯浓度降低而引起肌肉痉挛,体温多正常。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热射病又称中枢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故为明确诊断,应重点观察患者体温及神经反射,选A。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热射病患者应及时予物理降温,每15分钟测量肛温一次。肛温尽量控制在38℃左右,肛温38℃时应暂停物理降温。故本题选D。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