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
1、患者,男,60岁。近期便秘2日余,今晨起排便时,腹股沟处突然突起包块,发硬,伴有明显触痛感,平卧、用手推送均不能使之回纳,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疝
E、急性阑尾炎
2、病人,男,36岁,搬运工人,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嘱病人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术后第二天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平卧位,膝、髋关节微屈
C、头低脚高位
D、斜坡卧位
E、端坐位
3、男,26岁。右侧腹股沟斜疝,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仰卧位,腘部垫枕
B、术后6~12h可进流质
C、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D、及时处理尿潴留
E、卧床3天方可离床活动
4、男,40岁,负重物时右侧斜疝被嵌顿,行手术复位。手术的主要关键在于
A、术前明确诊断
B、做好充分术前准备
C、疝囊高位结扎
D、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
E、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的生命力
5、男,14岁。患腹股沟斜疝10年,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疝形成术
B、疝修补术
C、疝囊高位结扎术
D、疝环填补术
E、佩戴疝带
6、病人,男性,68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2小时来院诊治。诉腹胀、呕吐。体查:疝块紧张发硬,不能回纳腹腔,腹膜刺激征尚不明显,生命体征稳定。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是
A、手法复位
B、紧急手术复位
C、解痉、镇痛
D、静脉输液
E、继续观察,暂不需处理
7、患者,男性,64岁。右侧腹股沟肿块突出5个月。体格检查:右侧腹股沟可见2cm×3cm的半球形肿块,平卧时肿块消失,压迫内环肿块仍可突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侧腹股沟直疝
B、右侧股疝
C、右侧腹股沟斜疝
D、腹白线疝
E、脐疝
8、病人,男,66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3年。10h前,用力排便时突感腹痛难忍,呕吐数次,伴发热、全身不适。查体:右腹股沟及阴囊可扪及肿块,张力高,明显触痛。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此类疝属
A、腹股沟直疝,嵌顿性疝
B、腹股沟斜疝,嵌顿性疝
C、腹股沟直疝,绞窄性疝
D、腹股沟斜疝,绞窄性疝
E、股疝,绞窄性疝
9、患者,男性,62岁。左侧腹股沟斜疝嵌顿1小时,经手法复位成功。护士应观察的重点是
A、疝块有无再次出现
B、恶心、呕吐
C、腹痛、腹膜刺激征
D、感染中毒症状
E、疝块部位红、肿、痛
10、患者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体检:右腹股沟区肿块。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鉴别该患者为腹股沟斜疝或直疝时,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
A、发病年龄
B、突出途径
C、疝块外形
D、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
E、还纳疝内容物、压迫深环后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
11、患儿女,3个月,脐部可复性肿块,在哭闹、咳嗽时疝块脱出,安静平卧时消失,诊断为脐疝。关于脐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婴儿脐疝比成人多见
B、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
C、婴儿脐疝可自行愈合
D、对该患儿应积极采取手术疗法
E、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所致
12、患者男性,6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斜疝被嵌顿,提示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应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的临床表现是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
B、局部有剧烈疼痛
C、疝块紧张发硬,有触痛
D、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E、全腹有压痛,肌紧张
13、杨某。男,30岁。行疝修补术后2天体温38℃,病人无其他主诉。应考虑
A、手术切口感染
B、上呼吸道感染
C、并发肺部感染
D、基础代谢增高
E、外科手术热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