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的体内过程
v (一)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v 1 经呼吸道吸收
› 气态、烟雾态和气溶胶态的物质大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砷化氢等。
› 这是毒物进入人体最方便、最迅速、也是毒性作用发挥最快的一种途径。
v 2 经消化道吸收
› 胃和小肠是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
› 胃肠道内pH值、毒物的脂溶性及其电离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另外,胃内容物的量、胃排空时间、肠蠕动等也影响其吸收。
› 如有机磷杀虫药、毒蕈、乙醇、河豚鱼、安眠药等毒物是经消化道吸收。
v 3 经皮肤粘膜吸收
› (1)脂溶性毒物,如有机磷、苯类,可穿透皮肤的脂质层吸收;
› (2)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造成皮肤直接损伤;
› (3)局部皮肤有损伤;
› (4)环境高温、高湿、皮肤多汗等情况下。
v (二)毒物的代谢
› 毒物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分布于全身,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作用进行代谢。
› 大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但也有少数毒物在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如对硫磷(1605)氧化成对氧磷,其毒性可增加数百倍。
v (三)毒物的排泄
› 大多数毒物经肾脏排出
› 其次是经肝胆途径由消化道排出
› 挥发性物质可经呼吸道排出
› 此外,少数毒物可随汗液、唾液、乳汁等排出。
上一篇:临床急救护理知识点:中毒机制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