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配套练习:2020年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练习: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主要内容有
1.窦性:心动过速、过缓、窦性心律不齐。
2.房—房搏、房颤。
3.室—室早、室颤。
最常见:室性早搏;最严重:室颤。
诊断心律失常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电图。
补充:心电图(ECG)波形命名、意义、时间、振幅
两个纵向线之间的距离代表0.04s。两个横线之间的距离代表0.1mV。
(1)P波:最早出现幅度较小的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
(2)P-R间期:心房除极开始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P-R间期:0.12~0.20秒。
(3)QRS波:心室除极(收缩)。
(4)T波:心室复极(舒张)。
(5)ST段。
一、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其频率为60~100次/分。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的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0.12~0.20秒。
1.窦性心动过速
(1)特点:窦性P波。频率:成人>100次/分。一般100~150次/分。
(2)治疗:针对病因和去除诱发因素。必要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减慢心率。
2.窦房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
无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通常不必治疗。如因心率过慢而出现症状者则可用阿托品、麻黄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症状不能缓解者可考虑心脏起搏治疗。
3.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频率在60~100次/分,快慢不规则称之为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特征:窦性P波P-P或R-R间隔长短不一,相差>0.12秒以上。
二、期前收缩(早搏)
(一)概述
早搏是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过早发出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根据异位起搏点部位不同,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起源于一个异位起搏点称为单源性,起源于多个异位起搏点称为多源性。
临床上将偶尔出现期前收缩称偶发性期前收缩,但期前收缩>5个/分称频发性期前收缩。如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两个期前收缩,称为成对期前收缩。
1.房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P`-QRS-T波群。P`形态不同于窦性P波,P`-R间期≥0.12s。
(2)QRS波群形态同窦性QRS波群。
(3)多数代偿间歇不完全。
补充概念:代偿间歇
代偿间歇: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称为代偿间歇。
分为:不完全和完全性代偿间歇。
1.不完全:代偿间歇<2倍窦性心动周期。(P-P间期)
2.完全:代偿间歇≥2倍窦性心动周期。(P-P间期)
记忆:房2小、室2大或室早离窦房结远。
2.室性期前收缩
(1)提前出现的QRS波群。
(2)无P波或有无关窦性P波。
(3)QRS-T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4)多出现完全代偿间歇。
(二)治疗
1.偶发期前收缩无重要临床意义,不需特殊治疗,亦可用小量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
2.症状明显、呈联律的期前收缩需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1)频发房性、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常选用维拉帕米、β受体阻滞剂等;
(2)室性期前收缩常选用利多卡因、美西律、胺碘酮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并给予钾盐和苯妥英钠治疗。
三、颤动
当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范围时,形成的心律称为扑动或颤动。可分为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室颤)。
(一)心房颤动
1.病因 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者,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力衰竭、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肺源性心脏病等。也可见健康人情绪激动、手术后、急性酒精中毒、运动后出现房颤。
2.心电图特征
(1)P波消失,代以形态和间距不同、节律不规则的房颤波(f波),等电线消失。频率:350~600次/分。
心室律绝对不齐(100~160);QRS波群形态正常。
3.临床表现 房颤心室率<150次/分,病人可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心室率极快者>150次/分,可因心排出量降低而发生晕厥、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休克。
持久性房颤易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若脱落可引起动脉栓塞。如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
心脏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致,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表现为快慢不均,强弱不等,发生脉搏短绌现象。
4.治疗原则
积极查出房颤的原发病及诱发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1)急性期应首选电复律治疗。心室率不快,发作时间短暂者无需特殊治疗;
(2)如心室率快,且发作时间长,可用洋地黄减慢心室率,维拉帕米、地尔硫等药物终止房颤。
(二)心室颤动
心室内心肌纤维发生快而微弱的,不协调的乱颤,心室完全丧失射血能力,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1.病因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严重低钾血症、心脏手术、电击伤以及胺碘酮、奎尼丁中毒等也可引起。
2.临床表现 室颤一旦发生,表现为迅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继而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甚至死亡。查体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到。
3.心电图特征 QRS波群与T波消失,呈完全无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形状、频率、振幅高低各异。
4.治疗原则 室颤可致心跳骤停,一旦发生应立即作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补充:阵发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突然发生突然终止。心率150~250次/分,绝对规整。
治疗:刺激迷走神经;药物-维拉帕米。无效-同步电除颤。根治-射频消融术。
心律失常要点
1.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范围多为100~15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早搏可用何药治疗:阿托品。
3.最易引起房颤的疾病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4.心房颤动时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
使快速房颤的心室率减慢,应首选洋地黄。
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利多卡因。
6.室颤可致心跳骤停,一旦发生应立即作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