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对高危儿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出生体重<2500g B、 生后1分钟内Apgar分≤5分C、 剖宫产儿
D、大于孕龄儿E、 孕龄≥42周
62、高危妊娠时终止妊娠的时间取决于(C )
A、妊娠周数B、宫颈成熟C、胎盘功能和胎儿成熟度D、胎动次数E、宫底高度
63、产后72小时内血容量的变化为( A )
A、增加15~25%B、减少15~25%C、增加25~35%D、减少25~35%E、增加20~30%
64、关于泌乳热的特点错误的是( E )
A、泌乳热多见于产后3~4天B、泌乳热系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房胀大所致C、泌乳热可以高达39度
D、泌乳热不属病态E、泌乳热一般持续24小时左右开始下降
64、 放置节育器的时间是: ( B )
A、 经前8~10天 B、 经后3~7天 C、 经前3~7天
D、 经后10~14天 E、 经后8~10天
65、 诊断前置胎盘最可靠和安全的方法是:( A )
A、 超声检查 B 、阴道内诊 C、 X线腹部平片
D、 凝血功能检查 E、 双下腹可闻胎盘杂音
65、女,上环后腹痛,血压下降为10.7/6.7kPa(80/50 mmHg),心率100次/分。术者自诉上环器似超过子宫应有的长度。为确诊是否环上行腹腔,下列哪种方法最安全、简便:( B )
A、 宫腔探环术 B、 子宫碘油造影术 C、 B型超声显像术
D、 盆腔X线透视 E、 剖腹探查术
66、临产后肛查应在下列哪个时限内进行( B )
A、第一产程B、宫缩时 C、宫缩间歇期 D、随时可查 E、第二产程
67、下列情况称黑加征(Hegar sign)的是:(D )
A 子宫呈前倾前屈位 B 宫颈充血变软,呈紫蓝色 C 子宫增大变软 D 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体与宫颈似不相连 E 乳头及乳晕颜色加深,乳晕周围有褐色小结节
68、 临产后正常宫缩的速度以下列哪点向子宫下段扩散:( C )
A 2.5 cm/s B 8 cm/s C 2 cm/s D 3 cm/s E 4 cm/s
69、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正确的是:( A )
A、 产程开始时即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B 、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时应即行剖宫产术
C 、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应用甘露醇利尿 D 、心功能Ⅲ级患者于早孕时应给予保胎治疗 E、 发生产后出血时应静脉推注麦角新碱
70、 输卵管妊娠和阑尾炎的主要鉴别要点是:( D )
A、 停经 B、 右下腹痛 C、白细胞增多 D、 尿β-HCG检测 E、 下腹反跳痛明显
72、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哪一种: ( D )
A、 宫颈裂伤 B、凝血功能障碍 C、胎盘滞留 D、子宫收缩乏力 E、 胎盘部分剥离
73、漏斗骨盆的特点是:( D )
A、 耻骨弓角>90° B、 粗隆间径加大 C 、对角径<11.5 cm
D、 坐骨棘间径缩短 E、 坐骨结节间径正常
74、 确定胎膜早破最可靠的指标是:( C )
A、 阴道液pH为7 B、 自述阴道有液体流出 C、 阴道液涂片查见羊齿状结晶
D、 阴道液涂片查见大量脂肪小粒 E、 以上都不可靠
75、产褥期是指( B )
A、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B、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C、从胎儿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D、从胎儿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E、从胎盘娩出至生殖系统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76、某已婚女性,停经14周,阴道少量暗红色出血10天,妇查宫底耻上未及,Doppler经腹未测到胎心。为明确诊断最主要的辅助检查是 ( A )
A、B超检查 B、尿妊娠试验 C、阴道镜检查 D、血HCG测定 E、羊膜镜检查
7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第一产程指开始出现间歇5~6min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
B、初产妇第一产程需6~8h C、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经产妇仅需数分钟
D、从胎儿到胎盘娩出,一般需要30min E、从胎儿到胎盘娩出,一般需要45min
78、破膜多发生于( C )
A、见红后 B、第一产程初C、宫口近开全时 D、第二产程初 E、强烈宫缩时
79、外监护适用于( D )
A、胎膜已破,宫口扩张2cm B、胎膜已破,宫口扩张1cm
C、胎膜未破,宫口扩张2cm
D、胎膜未破,宫口未扩张 E、胎膜已破,宫口扩张4cm以内
80、判断胎先露高低的标志是( B )
A、入口平面B、坐骨棘 C、中骨盆平面 D、出口平面 E、耻骨联合上缘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