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解析
1.A。在下磨牙对应的颊黏膜上,可出现直径约1mm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常在1~2天迅速增多,可累及整个颊黏膜甚至蔓延到唇部,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称为麻疹黏膜斑,是诊断麻疹的有力依据。
2.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高热,可在40℃以上,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可无腹泻和脓血便。
3.C。用药时间:肺炎链球菌肺炎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周。葡萄球菌肺炎在体温正常后2~3周可停药,一般总疗程≥6周。
4.D。水痘多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一般患者全身症状和皮疹均较轻。
5.A。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传播及转归的全部自然经过,称为流行过程。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三个基本环节。
6.C。隐性感染是指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 。
7.A。鼠疫、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8.A。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口、鼻、咽、气管及眼部的分泌物中均含有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通过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者少见。
9.E。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多在冬、春季节发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偶见细菌污染玩具、食物、生活用具等经口传播。
试题来源:[2019年护理考试题库在线模考(科目代码203)]
10.B。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
11.A。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的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
12.A。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痉咳期的标志。患儿表现为突发几十声急促的咳嗽,咳至终末伴深长吸气及高音调鸡呜样吼声,伴随黏液痰咳出或胃内容物呕出而告终。患儿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冷空气刺激、进食、烟熏或情绪波动可诱发。痉咳频繁者出现颜面水肿、球结膜下出血(或鼻出血)、舌系带溃疡等百日咳面容。
13.D。接触水痘患者72小时内肌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接触者的感染和疾病的发展,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但没有治疗价值。
14.E。水痘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出疹前24小时至疱疹全部结痂之前均具有传染性。
15.C。病人出现典型痉咳状态。痉咳表现为突发几十声急促的咳嗽,咳至终末伴深长吸气及高音调鸡呜样吼声,伴随黏液痰咳出或胃内容物呕出而告终。如此反复发作,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痉咳常因冷空气刺激、进食、烟熏或情绪波动而诱发。痉咳频繁者出现颜面水肿、球结膜下出血(或鼻出血)、舌系带溃疡等百日咳面容。
16.E。猩红热发热后2天出皮疹,始于耳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24小时内布满全身。
17.B。 18.E。 19.E。 20.D。
21.C。麻疹病毒为RNA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不耐热,对寒冷及干燥耐受力较强,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
22.C。2~7岁健壮儿童,夏秋季节突起高热,伴反复惊厥、脑病和(或)休克表现者,均应考虑中毒型菌痢,用肛拭子或灌肠取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初步确诊。
23.A。该患儿处于麻疹初疹期。初疹期患儿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乙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体温超过40℃以上时可用小量的解热药,以免发生惊厥。
24.D。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多发生在冬末、初春季节。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出疹前24小时至疱疹全部结痂之前均具有传染性。
25.B。从现有的症状和体征看,尚无排便异常护理诊断确立的可能。
26.A。在夏秋季,对2~7岁小儿突然高热、伴有脑病或中毒性休克者应疑为本病。
27.D。水痘发热同时或l~2天后出皮疹。首发于躯干,以后至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痒感重,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
28.A。麻疹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始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及上肢,第二天累及下肢及足底。开始为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重者可融合,皮肤水肿。
29.E。猩红热以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
30.A。水痘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皮疹。首发于躯干,以后至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瘁感重,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31.D。麻疹可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结膜充血、颊黏膜上可见麻疹黏膜斑。
32.A。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了解潜伏期有助于传染病的诊断,确定检疫期限。
33.B。传染期是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依据。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