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16·海南高考)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D [盐酸为一类化学物质,其刺激小肠粘膜分泌促胰液素,从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个调节过程称为体液调节。]
7.(2015·重庆高考)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C [A项,化验结果显示此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则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B项,此人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糖尿病,所以此人的血糖含量要高于正常。C项,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较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项,由于胰岛素含量低,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8.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
B.受体能识别特定的信号分子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
C.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胰高血糖素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D.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细胞会产生兴奋或受到抑制
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上具有接受胰高血糖素的受体,由此判定C项错误。]
9.(2016·潍坊市调研)下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B.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不作用于神经元
D.在神经纤维的两点同时刺激,在这两点的中点处兴奋会抵消
A [由图可知,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幽门黏膜细胞,使其分泌胃泌素,此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A错误。]
10.(2016·保定市模拟)下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①只能运输到垂体并作用于垂体
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
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D.体内渗透压较高时激素④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
D [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并作用于垂体,A错误;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但不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B错误;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③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④减少,C错误;体内渗透压较高时,激素④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部位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
11.血糖是人体各组织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胰岛素对血糖的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图一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给人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A.出现丙种异常抗体的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取得治疗效果
B.图二中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肝细胞
D.图二中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B [根据血糖调节中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可知,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多,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故可知图中甲是神经递质的受体,乙是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丙是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从图一可以看出,出现丙种异常抗体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分泌是正常的,该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靶细胞上缺乏胰岛素受体,故通过注射胰岛素不能治疗该类型的糖尿病,A错误。图二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血浆胰岛素浓度,所以b代表血糖消耗速率,a代表血糖补充速率;血糖消耗的原因是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和非糖物质等,B正确。胰岛素可通过体液运输运至全身各处,C错误。当胰岛素浓度为40 μU/mL时,血糖消耗速率大于血糖补充速率,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降低,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