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C 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出率和迁入率决定,当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定增长;动物如果对捕捉器形成了条件反射,则不利于再次捕获,故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如果食物分布均匀,种内斗争会使种群均匀分布;不同种群中的各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数量没有可比性。
2.选B 厌氧呼吸消失点应该是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曲线重叠的那一点,图中没有显示。胃蛋白酶在pH为10的条件下失活,不能恢复活性。 种内斗争较弱的时候应该是最初ab段,种群数量少,酵母菌适应环境的时间段。
3.选C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J”形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死亡率;图中a指的是性比率、b指的是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4.选D 据图分析,横坐标为诱捕距离,纵坐标为回收率,随着诱捕距离加大,回收率逐渐下降,且灯高不同,回收率也不同,从而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高度有关。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获知第二次诱捕的斜纹夜蛾总数,故无法得出种群密度。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减少斜纹夜蛾成虫的数量,增加幼虫比例,从而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5.选A 在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该鲫鱼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注意在调查时研究对象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脱落、不能影响到标志对象的正常活动,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做到随机捕鱼,只有这样才能减小估算值与实际值的误差,使调查结果准确,具有代表性。
6.选B 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种群数量有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环境条件若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而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理想条件下为“J”形增长,无环境容纳量;自然条件下,冬季植食动物的食物减少,其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7.选B 结合曲线图可知,1972年每样方北点地梅的种子萌发数和幼苗数均比1975年多,说明北点地梅的种群密度在1972年较大,即生存斗争程度较高;由图示曲线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种群数量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即前一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后一阶段的死亡率;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采集数据后应取其平均值,不能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由图中曲线趋势可知,5年间该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并非呈“S”形增长。
8.选C 由题意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本实验的不同时间的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9.选B 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的种群增长属于密封环境中的种群增长,影响培养液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因素除营养条件外,还有培养液体积、温度、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等,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取样前要将锥形瓶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10.选B 生物量指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有机物质量,a点时个体较少,故a点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点多;种群密度最大时,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由图知,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不呈正相关。
11.解析:(1)曲线a对应的酵母菌种群,在每3 h更换一次培养液的情况下,处于理想状态,呈“J”形增长。呈现“J”形增长的种群必须处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条件下。(2)曲线d对应的种群,由于不更换培养液,生活条件受到限制,呈“S”形增长;呈“S”形曲线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后减,最后为零,其在种群个体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达到最大。(3)题图乙显示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K值附近波动。
答案:(1)J 食物和空间充裕 气候适宜 没有敌害
(2)S 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为零 最大 (3)波动
12.解析:(1)如果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的比例相等,则MN=mn,从而可得出N=M·n/m=(32×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 hm2的数量,所以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捕获有标记的田鼠数量比实际值小,故求得的田鼠总数就比实际值要高。(2)两次捕捉的雄性个体数为18+18=36(只),捕捉的雌性个体数为14+18=32(只),综合两次捕获情况,因此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为:♀/♂=(14+18)/(18+18)=32/36=8/9。(3)根据“年龄结构”图可知,甲种群属于增长型,乙种群属于稳定性。
答案:(1)144 高 (2)8/9(或32/36) (3)乙 稳定 甲 增长
13.解析:(1)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遵循“S”形曲线;从曲线中看出,在2002~2004年(区段),曲线斜率最大,表明该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最高。(2)从表中数据看出,山坡地土壤肥力比河滩地大,含水量小,而光合作用总量小,说明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可能是土壤含水量,设计实验时,B组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结果A组由于含水量大而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3)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为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用施放性引诱剂、用黑光灯诱杀、引入沙棘木蠹蛾的天敌等措施来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密度。
答案:(1)“S”形 2002~2004
(2)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
(3)施放性引诱剂(用黑光灯诱杀、引入沙棘木蠹蛾的天敌等合理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