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高校报考 >> 高考院校 >> 打败你的并非985 而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中青评论:打败你的并非985 而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中国青年报  2017-10-15  【

  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毕业一年的学生,她在国内一家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工作,聊起当初面试的经历,颇有感慨。参加面试的人当中有很多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都有很多实践、创业的经历。该毕业生凭借实力,最终被选中。她虽不是出自名校,但同样也有创业的经历,在面试环节中的表现也不差。如今1年过去了,好多当初一起入职的在业绩考核中都被淘汰、辞退了,她做得还不错,公司还送她去总部接受培训。

  之所以讲这个例子,想要说明,不是所有的大企业都会将普通院校的学生拒之门外,假若给你一个机会,你还要有才华和能力撑得起。一家大企业的前人事经理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称,接收简历时会将“985”和非“985”院校学生的简历分开,非“985”院校学生简历的命运等于进了“垃圾桶”,这在网络上又挑起了名校和非名校之争。

  必须承认,学历歧视在部分企业是客观存在的。但一名成熟的、有经验的负责招聘的人员应该能从简历中看出一名毕业生是否大致适合岗位,而不是主观上、人为地将求职者简单分类,目的只为减少麻烦,否则,这只能说明自己不够专业。

  电视节目中还有一名“简历帝”,他参加了150多场招聘会,每场投简历100份,结果大多石沉大海。尽管“海投”简历是不少毕业生的普遍做法,但我还是要说,求职目标不明确,对自己了解不充分,对岗位标准不清楚,糊里糊涂地投简历,这也是造成自己收不到企业回复的重要原因。“海投”简历从概率上讲,肯定会有运气的成分。但从人事经理的角度来讲,他们要找的是适合岗位的人,对于那些乱投简历,和岗位标准不匹配者,很可能直接就过滤掉了。

  你到底适合干什么,想干什么,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哪里,能否和企业招聘标准相匹配,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这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做好功课的。仅仅复印一份通用的简历,投给上百家企业,应对不同的岗位,这样的“万能简历”的确省时省力,但这也意味着毫无特色,什么都能干,“万金油”背后的真正意义是缺乏核心技能。作为经验丰富的招聘人员,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样的简历和岗位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大。当然,“投其所好”也并非是要为简历“注水”,而是要真实地突出自己的能力。

  我认为,没必要只关注歧视与否,以上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值得反思的。英雄不问出处,其前提是要有过硬的技能或本领。非名校的学生要和名校的学生同台竞技,就必须要拿出超过别人的“看家本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环境下,高的平台总会人才济济,求职者要有实实在在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单纯地争论名校与非名校之间的差距是毫无意义的,更应该关注个人的竞争力。对于个人来说,有时候打败自己的并非完全是名校的牌子,更可能是因为自己缺乏真正的专业技能,或根本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面对一些企业招聘中名校“偏好”的现实,个人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必妄自菲薄,更不能执迷不悟,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企业不在大小,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势,各有利弊,关键在于岗位和个人是否合适,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能力。机会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在小的企业中不断提升自己,也是在积累华丽转身的经验。不妨对企业岗位标准多一些认识,对自身能力多一些发现,对求职技巧多一些了解,知己知彼,合理定位,别让自己的视野蒙蔽了自己,真正提升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最现实、可取的。

  (作者系大学教师)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book.examw.com

  • 中学英语第一实用阅读阅读精选120篇高考
    ¥31.80
  • ¥32.00
  • ¥39.00
  • 品鉴20年最美满分作文(高考卷)
    ¥29.80
  • ¥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