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四川高考 >> 四川高考政治模拟题 >> 2016届四川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6届四川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华考试网  2016-01-24  【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共48分)

  1.从上海“楼倒倒”,成都“楼歪歪”,到南京“楼脆脆”……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在挑战中国“房奴”忍耐度的同时,用“歪歪倒倒”的事实“脆脆”地告诉我们(C)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房地产业的监管力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房屋建筑质量问题是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最大利益而偷工减料导致的,是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利益的行为,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①说法正确;对房地产行业存在的这些行为,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监管,④说法正确;②与题意不符;③“消除”说法错误。故选C。

  2.2014年8月23日,国务院颁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对不按时公示或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这表明(B)

  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借助于行政干预来实现 ③有序的市场体系离不开国家有效的监管

  ④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材料中国务院颁布《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弄虚作假的企业采取信用约束措施,表明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①③符合题意;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宏观调控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②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选B。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这是因为(B)

  ①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建立健全市场规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市场价格是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基本信号

  ④国家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健全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②说法错误;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④说法错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的涨落调整人、才、物的配置,①③说法正确。故选B。

  4.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的是(A)

  ①央行下调存贷款利率 ②政府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 ③国家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 ④铁路总公司决定2015年春运票价不上浮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解析: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②③符合题意;①属于货币政策,应排除;④与题意不符,也应排除;故选A。

  5.在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两大食用油巨头后,国家发改委再次出手加强使用油价格调控,要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5家企业建立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食用油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这一举措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C)

  A.经济手段,通过经济利益影响市场主体行为

  B.法律手段,通过制定法律指导企业制定价格

  C.行政手段,通过行政命令促进企业规范价格

  D.道德手段,通过责任感约束企业生产行为

  解析:国家发改委再次出手加强使用油价格调控,要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5家企业建立食用油价格报告制度,定期向国家发改委报送食用油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这一举措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通过行政命令促进企业规范价格。C正确;故选C。A、B、D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

  6.我国各地政府对房地产市场严格执行“限购令”,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C)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解析:解答此题,注意传导路径。正是由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严格执行“限购令”,导致了消费者减少购房,购房的减少,往往会使房地产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开发商利润减少,减少购地,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导致财政收入减少。A、B、D均不符合这一过程,故选C。

  7.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迅速扩大带来了人口剧增、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城市病”。要解决我国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B)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 ③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周边中小城镇协同发展 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②中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是“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道路,这不仅不会解决我国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大城市的城市病问题,故排除;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农村人口必然向城市转移,故④中“鼓励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的措施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入选;①③中的措施表述正确且有利于解决我国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问题,符合题意。故选B。

  8.某市2014年提出下列发展经济的思路:统筹外向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第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A)

  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

  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

  解析:材料强调要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要协调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故A符合题意。该发展思路没有直接体现以人为本,B不选;C、D均没有完整概括材料的主旨。

  9.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D)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补短板、兜底线”指的是搞好民生。①是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不符合题意;②④有利于改善民生,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符合题意;③中的消除差距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0.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重视土地流转,继续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重视粮食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使分散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重视粮食安全,这种做法(C)

  A.是对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C.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D.表明改革是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解析:通过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使分散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发展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轨道,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故C符合题意。A错误,土地流转的改革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部分变革。B错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D错误,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1.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制造、墨西哥制造开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给替代。这说明(B)

  ①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致使发达国家产业转移,②正确;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对于我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我们要趋利避害,积极应对,③正确;①表述正确,但和题意无关;④与题意不符。

  12.中国制造业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美的、格兰仕、海尔等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创品牌、自主创新、海外直接设厂等手段对国际区域市场进行精耕细作。这表明(C)

  ①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②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有了新举措 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④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中国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创品牌、自主创新、海外直接设厂等手段对国际区域市场进行精耕细作,表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①③④正确。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有了新举措,属于“引进来”,与题意“走出去”不符,②不选。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2000—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 870美元,美国为10 645美元。

  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年份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

  占GDP比重(%)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

  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 0.76 1370 2010年 1.11 1530 2020年 7.0 2100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在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等。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阐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4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发展老龄事业、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12分)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2000—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逐年增加,老龄人口比例在逐年提高,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快速提高,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人数量在不断增加。(4分)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面对市场竞争,生产者在利益杠杆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有利于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14分)

  (3)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老龄事业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②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③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制定和实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落实引导和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支持政策。(12分)

  14.(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3.6%,占同期贸易总值的56.7%;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65.8%,占33.1%;国有企业进出口下降3%,占6.2%。)

  材料二 2015年,世界经济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挑战和压力还在增大。中国经济开局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生动力加快孕育,但仍面临下行压力。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外部需求不振、传统竞争力有所弱化、外部限制措施增多等诸多挑战,加上国际市场份额已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提高份额难度增大,中国外贸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长。

  (1)结合材料一,说明图体现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延续的温和复苏态势。(16分)

  答案:(1)①图说明我国进出口稳步增长,出口略大于进口;②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进出口比重的绝对优势,公有制企业在进出口方面竞争力不强。(6分)

  (2)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实行更加主动积极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16分)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