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试题形式灵活,设问巧妙,指向明确
试题通过精心设置的设问来实现考查目标。具体表现在:设问注重结合材料,不是直接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对知识的跨度要求比较高;设问对思维的品质和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和方法。例如, 第21题,通过具体的数据说明信息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面临的问题,考生要在认真阅读题干的基础上,针对材料呈现的问题,逐一分析各个题肢。30题第(2)小题考查国家为推进科技创新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考生应首先仔细研读材料,从中获取国家为推进科技创新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然后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一一分析和解读政府制定和实施这些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31题第(2)小题要求根据材料呈现的问题,运用矛盾的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39题第(2)小题考生首先需要正确解读材料的内涵,认识到公德建设既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然后根据设问要求,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正确阐释“如何点亮交通文明的‘照明灯’”。
全卷试题的材料简练、要素清晰、表述准确,解答要求指向精准无误,问题与选项(或答案)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度高。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指向明确,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的迷惑性和干扰性适度,组合选择题采用四选二的组合方式,区分功能良好;非选择题设问的知识指向与能力要求具体明确、科学规范且有所创新,如30题第(1)小题“解读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直接指向《考试说明》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31题第(1)小题“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直接指向“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作答所需知识、能力水平的层次清晰、难易适度,切合当前教学实际。
四、试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富有深意
试题注重突出主干知识,深入考查知识的内涵;同时突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综合比较、分析判断能力。《经济生活》考查了企业、分配制度、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考点;《政治生活》考查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的职能、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等考点;《文化生活》考查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走进文化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考点;《生活与哲学》考查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考点。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对考生基于情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高考规定的能力考查要求。在情境材料的呈现与能力考核的方式上,“陌生中考查熟悉”和“熟悉中考查陌生”相得益彰。“陌生中考查熟悉”,就是在获取、解读新情境中的有效信息中考查考生的应变、迁移能力,例如30题第(3)小题“说明科技发展对于政治生活的意义”,设问的形式是全新的,这就要求考生领会材料的主旨,根据材料中公民、政府和国家三个主体的活动,灵活调动、迁移所学知识;“熟悉中考查陌生”,就是在考生比较熟悉和亲切的热点、生活案例中深入考查其整体把握问题、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例如21题直面当前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面临的问题,引导考生坚持“思”与“辨”的统一,提升自己文化选择的能力,正确使用互联网。试卷各题的能力层次和要求清晰,能力考查的布局起点高,没有过于容易和极难下手的试题,正确处理了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在平和中实现了区分和选拔的功能。这对改变教学中机械训练形成的“模式化、押宝式”的备考行为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题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试题立意积极而深刻,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实。试题通过丰富的材料和能激发考生主动思考的设问来引领和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辨别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例如,17题政策性保险,惠农政策暖民心;18、19、20题实施宏观调控、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科学发展为人民;23题“中国梦”,实现梦想靠奋斗;25题城市形象宣传,人民福祉摆案头;39题,中国式过马路,德法并举提素质。每一个题目立意深远,都有一定的思想性,很好的引领了考生的价值取向。特别是23题“中国梦”的立意,实现梦想需要奋斗,而不仅靠精神的狂欢;39题,解决“中国式”过马路,需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双管齐下,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指责。一份有深度的试题,引发人们的思考,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