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保持一贯风格,也进行了适当的创新。试卷对考生“知地究理”能力进行考查,特别强调对地理过程的考查。地理学科的传统与创新,理论与应用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凸显了地理学的学科价值。本套试题很好地实现了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检验、检查与示范、引领作用。体现了新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1.选材灵活,强调地理学与生活
试题选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视角与学科特性。再次强调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去看待身边的人、物、事。同时,也强调地理教学中要从不同尺度看世界的素养。设问角度独特,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
人文地理的选材,既有小尺度的地名和地理环境(1-2题)、巢湖平原不经翻耕播种小麦(3-5题),也有稍大尺度的玉米油企业毛油压榨厂与精炼油厂区位选择(36题)等。自然地理的选材涉及了较小尺度绿洲冷岛变化(6-8题),也包括大尺度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对比(9-11题)、金沙江沙金(37题)等。
第2题通过分析地名与地理要素的关系,考查考生对“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影响”的理解程度,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第4题巢湖平原不经翻耕播种小麦,通过打沟、翻耕等农业生产环节,探究农事活动中的地理原理,培养考生关注劳动、热爱劳动的品质等,都是很好的设问视角。
2. 渗透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化关键能力考查
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与推理能力,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与任务。这既是地理学科的特性,也是地理教学的难点。地理空间思维与推理能力可以通过地理区域性、综合性来体现。地理区域性、综合性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本套试题重点考查的方面。
第6~8题,围绕考生熟悉的绿洲冷岛效应展开,同时突出了夜间冷岛这一研究的前沿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热量、辐射、蒸发之间的关系以及能量在区域系统(大气与地表、绿洲与沙漠)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注重对单因素变化引起的多过程平衡关系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理解。绿洲和沙漠主要的差别在于基础温度、地表水份含量、植被盖度、风速、湿度等。通过深入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整理、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白天的差异升温,导致沙漠和绿洲在降温过程中不在同一起跑线。这种巨大的基础温度差异在夏季最为显著。另一个关键原因是,绿洲地区夜间持续的蒸散发作用。研究表明,在地表比较干燥时,较大地表水份含量将导致较高的夜间地表温度;然而当地表水份含量增加得比较多时,夜间地表温度下降。前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土壤水份增加了地表的比热,降低了降温速率;后一个阶段则是,较大的地表水份含量大大促进了夜间地表蒸发,大量的热量被消耗,导致降温加快。事实上,这两个过程一直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后一阶段蒸发降温的效应大于比热效应而凸显出来。
第9~11题,呈现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两个典型区域的区位,通过降水量差异比较,考查大气环流和气候类型等主干内容,通过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比较,考查物质、能量迁移等主干内容,通过区域内部比较,考查水文、水循环等主干内容。通过该题组的考查,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加深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第36题,以山东省邹平市某玉米油公司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为背景,结合玉米油生产工艺、产销链条和物流联系等情况设计考查内容。通过图像信息、文字信息的有机组合,搭建情境平台,承载多重问题,要求考生组织材料中提供的企业位置、生产工艺特点、产品运输方式等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后,对具体产业空间布局的区位进行分析,培养考生综合思维素养。
3.侧重地理格局与空间动态过程的相互作用
地理格局是地理过程运动变化的结果或状态。本套试题中涉及较多有关地理空间动态过程变化的内容。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巢湖平原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在田地中打沟的目的等都强调了地理过程的变化及原因的探寻。第37题,以金沙江(云南段)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这一现象为背景,则通过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的分析,考查该区域内、外力的作用过程,引导中学地理教学重视地理过程的探究。
4.难度适中,考核科学有效
题型与结构、呈现的形式与风格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试题难度适中,梯度合理,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区分,同时发现地理教学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本套试题没有偏题、怪题,重点集中在地理学科特性基础上,从区域性、综合性等角度对知识点进行考核,同时也强调了对地理格局、地理过程的考核。内容与设问可以科学、有效地考核与区分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
考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