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6山西名校联考)“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A.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B.维护了当时的分封制
C.瓦解了当时的宗法制
D.促进社会制度变革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从材料中“霸”字的含义可知,春秋争霸是争夺首领地位,这必然会冲击当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会促进制度变革,社会转型,故D项正确,B项错误;诸侯争夺的是土地、财产和人口而不是爵位,也与血缘为特征的宗法无关,故A、C两项错误。
答案:D
2.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解析:本题考查隋代的地方制度。隋代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强化皇权,而地方制度的改革则是要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
答案:C
3.(2016广东深圳一调)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 )
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地方分裂势力坐大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察举制度存在弊端
解析:材料中“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得益于当时的选官制度——察举制,“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反映了察举制下大家族把持政权。这说明当时察举制度存在弊端,故选D项。A项出现在西汉时期,排除;演变成门阀士族不等于在地方上形成分裂势力,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而非流动性加强,故C项错误。
答案:D
4.(2016河南洛阳二模)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的《氏族志》,不再沿袭南北朝以来以山东士族为高门的惯例,而是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没有做本朝高官的士族,都将其门第品级降下来。这种做法( )
A.利于扩大唐朝统治基础
B.扭转了唐代的等级观念
C.提高了庶族的社会地位
D.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解析:从材料中“以本朝的官品作为门第高低的根据”信息可知,该做法会使一些原本出身不高的庶族地主的地位上升,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做法属于统治阶级内部门第的调整,和扩大统治基础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无论是山东士族还是本朝士族都是士族,调整门第等级不会扭转唐代等级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选官,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6广东广州一模)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这反映了当时( )
A.专制皇权弱化 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
C.地方吏治废弛 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对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案件,武则天认为替父报仇符合礼制,而陈子昂则认为应对徐元庆依法论死,然后再对他替父报仇的行为予以表彰。这些类似的案件与争论反映了当时注重调和礼法矛盾,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或削弱,排除A项;徐元庆替父报仇的行为受到表彰符合宗法观念,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D
6.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来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 )
A.汉朝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三省体制
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解析:注意材料信息“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隋唐三省体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尚书省执行,体现决策程序制度化,故B项正确。汉朝的内外朝制度下,中朝在宫廷之内事先对重大事件作出决策,不符合“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故A项错误;宋代二府三司制度主要体现的是分割宰相权力,不符合“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无决策权,D项无法体现“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
答案:B
7.(2016湖北孝感调研)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解析:从材料看,西周早中期青铜器中礼器众多,这与西周实行的礼乐制度有关;到战国中晚期,日用器更普遍,说明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这反映了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