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山西高考 >> 山西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20年山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七)

2020年山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七)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04-02  【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庄子善于借助寓言生动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与老子的哲学思想相比,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更大。

  B.作为一名斗士,鲁迅的内心既坚硬又柔软,他的一生,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

  C.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它包括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D.如何吸收西方绘画中的营养,使中国画既具有科学性又更具有人文精神,是中国画今后发展中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

  解析:选A。B.不合逻辑。应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他的一生的真实写照”。C.句式杂糅。应把“包括”改为“由”,或把“组成”删去。D.语序不当。应把“解决和探索”改为“探索和解决”。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书法在民族艺术家庭中独受亲宠。长期以来,__①__是在世界的认同中,__②__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它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特色的。__③__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辨、美学思想__④__人文情怀,__⑤__在书法中获得了尽情的抒发和深刻的体现。__⑥__可以说,在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比书法更直接、更深刻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精髓。

A

不管

还是

因此

/

所以

B

尽管

/

甚至

因此

C

无论

还是

/

乃至

甚至

D

不仅

而且

因而

以及

/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①②处所在语句是说书法在“世界的认同中”及“国人的民族情结里”都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特色的”,用“尽管……都……”和表递进的“不仅……而且……”都不合适,排除B、D两项。③处所在语句是对前句的解释分析,两句不构成因果关系,故排除A项,选C。

  二、古代诗歌

  (一)古典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满 庭 芳

  苏 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 ①陈慥: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③摐摐:拟声词。④釭:灯。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词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又将王长官其人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了,但相见如梦,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E.“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二人的相得。

  解析:选AD。A项“傲视天下”分析不当;D项“居士先生老矣”并不是劝酒之辞,是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

  (2)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小序和《方山子传》对陈季常的了解,可知王长官为不慕荣利、风骨凛然、志趣高雅的隐士。细读本词,可知写的是作者与王长官相聚离别的始末。抓取关键词句不难判断情感。

  答案:①对友人的赞颂之情。“苍桧”之比,松竹云溪,赞颂友人不慕荣利、风骨凛然、志趣高雅。②相聚的欢愉之情。相见恨晚的友人相会,要“一饮空缸”,酒逢知己千杯少,豪爽奔放。③惜别之情。主客相见恨晚而船鼓催发,表现了相互留恋、不忍离别的怅然。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范悔,晃辄降之。既而言于太祖曰:“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太祖善之。

  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于阳平。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难与羽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及践阼,进封杨侯。明帝即位,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终不广交援。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B.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C.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D.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

  解析:选B。据语境分析,文中涉及的人物有“关羽”“徐晃”“太祖”,从“陈述主语怎么样”或“主语做了什么”的角度看,可排除A、D两项;“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遂追陷与俱入围”“太祖迎晃七里”都是完整结构,其后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尉”,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秦与汉初,每郡都有郡尉,秩比两千石,辅助太守主管军事。景帝时改名都尉。

  B.“周亚夫”,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是历史上有名的治军严谨的军事家。七国之乱时,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

  C.“践阼”,古代庙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后也称皇帝“即位”“登基”为“践阼”。

  D.“斥候”,古代的器械兵,因直属王侯手下而得名。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

  解析:选D。“器械兵”错,应是“侦察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晃擅长劝说人。他先是成功地劝杨奉自愿归顺了太祖;后又给韩范讲述成败得失的道理,使韩范顺利地归降了太祖。

  B.徐晃善于作战。他单独带兵征讨打败了陈式等十多个营垒,又设计打败了关羽,使关羽的士兵有的被逼跳入沔水淹死。

  C.徐晃深受恩宠。他随太祖打败文丑,被授任偏将军;文帝又任命他做右将军,晋封逯乡侯,明帝即位,给他增食邑二百户。

  D.徐晃节俭谨慎。他病重时,遗嘱中说用当时通行的服装来入殓。

  解析:选A。“他先是成功地劝杨奉自愿归顺了太祖”错,从文中“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可知,杨奉没有自愿归顺太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

  译文:

  (2)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

  译文:

  解析:(1)下:被攻下。死守:拼死坚守。河北:古今异义词,黄河以北。定:安定。(2)患:担心。遭:遇上。幸:幸运,有幸。何……为:还……呢?

  答案:(1)袁谭、袁尚还没有被打败,没被攻下的各城都侧耳倾听,今天要是毁灭了易阳,明天各城都会拼死坚守,恐怕黄河以北就没有安定的日子了。

  (2)古代的人担心不能遇上贤明的君主,现在我幸运地遇上了,应当立功效劳,要我个人的名誉干什么呢?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