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H市人口密度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3.结合图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答案 B
解析 从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东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和西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均多于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该市市中心和边缘地带人口密度都有所增加,可判断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4.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C.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答案 B
解析 优化城区雨污管网和疏浚城区河流水道可以在城区出现暴雨时快速排出积水;扩大城区湖泊面积可以增加湖泊蓄水量,在出现暴雨时减轻城区雨污管网的压力,减少内涝现象的发生;加高城区防洪大堤并不能解决城区积水排放问题。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珠三角的城市化过程。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故其直接目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D项正确。
6.“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人口多,对住房需求量大,但由于房价昂贵大量人员购房能力不足,故B项正确。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 )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各国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始终高于美国,但城市化速度并非始终高于美国,A、B项错误;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且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C项正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D项错误。
8.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个国家城市化带来的主要变化有(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上涨
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答案 C
解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价格上涨;随着城市化的高水平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大,相应地,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减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得以改善。
9.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答案 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解析 交通条件改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可结合城市化的表现与作用,从城市数量、规模、人口迁移方向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解答。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2)距市中心4 km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错答] (1)C (2)C
[错因分析] (1)对“集中区”理解不准确;不能从曲线图上获取信息,集中区应为该种用地面积最大处。(2)不能联系城市功能区布局及特点进行分析,注意距市中心4 km处不是工业用地最集中的区域,工业用地最集中的区域应在距市中心10 km左右。
[答案] (1)A (2)B
[解析] (1)依据图中三条曲线的变化情况,找出主要功能用地面积最大处,即集中区;距离市中心最近的是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其次是住宅用地,最远的是工业用地。选A。
(2)距市中心4 km附近离市中心近,接近市场;这里是住宅用地集中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