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山东高考 >> 山东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16届山东高考生物复习强化练:《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6届山东高考生物复习强化练:《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16-01-04  【

  11.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量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的

  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无变化,结扎动物不产生糖尿

  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但二者发挥作用的效果不同

  D.腺泡细胞的分泌物不含有激素,也不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答案] A

  [解析] A项错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说明激素①为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分泌量增加,该激素是胰岛素,是由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B项正确:结扎胰导管后胰岛无变化,能产生胰岛素,结扎动物不会产生糖尿的症状;C项正确: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D项正确:腺泡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正常情况下其分泌物不含有激素,消化酶也不会进入内环境发挥作用。

  12.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的植物激素是细胞分裂素

  B.激素②③在细胞伸长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

  C.a浓度和b浓度对细胞伸长的作用不同,体现了激素②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 图中激素①②都能促进细胞伸长,具有该作用的激素是生长素和赤霉素,细胞分裂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13.(2015·新课标Ⅱ,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 D

  [解析] 抗体分布于血清或者血浆中,不能进入细胞起作用,A错误;抗体消灭病原体的作用是通过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抑制病原体对细胞的侵染或抑制病原体繁殖,并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溶菌酶的作用是直接溶解、破坏细菌结构,B错误;Rous肉瘤病毒是一种诱发基因突变的生物致癌因子,C错误;T细胞是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HIV的宿主细胞为T细胞,因此感染HIV后,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的数目,息息相关,D正确。

  14.(2015·北京)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

  [答案] D

  [解析] 抗体由浆(效应B)细胞产生,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其作用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结合,阻止抗原对细胞的黏附或者抑制病原体繁殖,最后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抗体不能直接裂解抗原,因此ABC错误。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因此能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

  15.现有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五种激素。a、b、c、d、e分别代表其中的一种。图中除d、e两种激素为拮抗作用之外,其余直接相邻的激素之间在某些生理作用方面均为协同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e分别代表的激素为生长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B.a、b两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a侧重促进生长,b侧重促进发育

  C.d激素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肝脏

  D.切除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是激素b、c

  [答案] D

  [解析] 由于d、e为拮抗作用,其余直接相邻激素之间都是协同作用,故a为生长激素,b为甲状腺激素,c为肾上腺素,d为胰高血糖素,e为胰岛素,A正确;生长激素侧重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侧重促进发育,B正确;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C正确;切除下丘脑和垂体的联系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影响较大,D错误。

  16.如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甲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4.1 ng/dL 10~200 ng/dL T4 2.8 μg/dL 5.5~12 μg/dL TSH 22.7 ulu/mL 0.2~7.0 ulu/mL 乙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345.1 ng/dL 10~200 ng/dL T4 15.8 μg/dL 5.5~12 μg/dL TSH 1.1 ulu/mL 0.2~7.0 ulu/mL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

  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答案] C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的TSH量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使TSH激素量减少,C正确。甲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乙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A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产热,寒冷条件下,体内甲状腺激素较高,进入医院立刻抽血体检,自然甲状腺激素指标偏高,B错误。

  17.将枪乌贼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B.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达到动作电位峰值所需时间变短

  C.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D.静息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变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

  [答案] D

  [解析] 细胞外Na+浓度比细胞内高,受一定强度的刺激后,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若模拟环境中Na+浓度越高,Na+内流则越快,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动作电位的峰值越大,A项、B项正确。如果模拟环境中Na+浓度,膜内外电位差减小,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故C正确;细胞外K+浓度比细胞内低,静息状态时,K+通道开放,K+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外流到膜外,产生静息电位。若模拟环境中K+浓度越高,则K+易化扩散越慢,产生的静息电位越低;反之,若质膜对K+通透性变大,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越大,D项错误。

  18.对小鼠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①注射放射性碘,②注射一定量促甲状腺激素。定时进行甲状腺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放射性碘经协助扩散进入甲状腺细胞

  B.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则曲线下降速率加大

  C.图示时间内,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含放射性碘

  D.曲线下降段,小鼠血液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碘

  [答案] D

  [解析] 放射性碘经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甲状腺细胞,A错误;促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则曲线下降速率减小,B错误;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会导致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下降,因此在图中曲线下降段,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有放射性碘,C错误、D正确。

  19.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直接反馈调节的靶器官是垂体和甲状腺

  B.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中

  C.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反馈调节下丘脑细胞的分泌活动

  D.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为靶器官

  [答案] A

  [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较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甲状腺激素直接反馈调节的靶器官是下丘脑和垂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0.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电压表测量的是细胞内外的电位差,未兴奋时为静息电位,兴奋时为动作电位。M点受到刺激,a点受到兴奋前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膜电位为正值;M点受到刺激,a点受到兴奋时为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膜电位为负值;a点兴奋后,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膜电位再变回正值,故选B。

1234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