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13、1904年,陈独秀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以救亡图存、开通民智为宗旨,抨击时弊,介绍新知识,传播新思想,籍此唤醒民众。请阅读该报发表的《叹五更——伤国事也》节选,回答以下问题。
一更里,坐阐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国家事,好不羞惭。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侮。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无干。要晓得,国假设危,家何能保?……
二更里,把心事,告诉诸君。外洋人,他强盛,也有原因……无论那,贫和富,识字通文。和别国,打起战,人人拼命。枪与炮,车和船,无样不精……
三更里,闷沉沉,越思越恨。我中国,穷且弱,不为无因。读书的,只知道,文章诗赋……提起了,国家事,抽身就走……一说道,国家危,总言天意。凡百事,总说是,运气为凭……做官的,好钱财,待民暴虐……
四更里……
五更里,天将明,鸡声报晓。……从今后,抖精神,大家振作。富出钱,贫出力。事事认真。那日本,三十年,转衰为盛。我中国,能改变,怎不如人。兴学堂,讲工艺,农商矿产。保利权,争国体,不让毫分。外洋人,虽强悍,并非神怪,怎见得,我中国,不可相争。……作一段,叹五更,唤人治梦。惟愿的,我中国,永升太平。
请回答:
(1)概括该文章发表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状况。
(2)“【一】【二】三更里”作者所叹的中国贫弱和“外洋人”强盛的原因分别有哪些?其所叹是否全面?为什么?
(3)“五更里”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了救国方案?
(4)《叹五更——伤国事也》集中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怎样的心态?简述陈独秀为实现“我中国,永升太平”的理想进行了怎样的奋斗?
14、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那么,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
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4)道路创新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是如何创造性地探索了正确的革命道路的?
(5)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
答案
1、A2、B3、A4、D5、D6、A7、A8、C9、B10、C11、A12、D
13、(1)政治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或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文化思想:维新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解放)作用;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
(2)中国贫弱原因:老百姓不关心国家大事;知识分子埋头读书,不关心现实;官吏腐败。“外洋人”强盛原因: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军队战斗力很强;武器装备先进。不全面。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落后,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先进是其强盛的主要原因。
(3)兴办新式教育;唤醒民众觉醒;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借鉴日本由衰转盛的经验;开展反帝斗争抵制外来侵略;保护国家利益,争回国家主权。
(4)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一方面苦闷忧虑,急于寻找国家富强之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奋斗:创办《青年杂志》,发起并领导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14、(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只要史实正确即可)
(2)历程:从维新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到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态度:全盘否定(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道德)。
(3)俄国式革命道路。理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4)实践: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5)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学习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