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阅读关于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1562年 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 英国开始在北美殖民 1651年 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 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 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 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
A.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B.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
C.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让其成为欧洲霸主
D.工业革命是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
解析:上述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并非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故B项正确;英国在与邻国的殖民战争中获胜,成为欧洲霸主,没有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故C项错误;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在其开始工业革命之前,故D项错误。
答案:B
2.琼斯的研究结果表明,1700年英国一英亩地能养活0.18人,一个农业生产者可养活1.7人。到1800年,一英亩地能养活0.26人,一个从事农业的人可养活2.5人。一个世纪中,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7%。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带来的农业革命
B.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使用
C.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
D.工业的需求促进农业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是1700年到1800年的英国,因此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圈地运动的推行带动了农业的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非是因为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700年到1800年,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故C项错误;英国的农业发展推动了工业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A
3.美洲很多国家将10月12日命名为哥伦布日,并在这一天举行活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但在美国一些地区,如加州伯克利,这一天被称为“原住民日”。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这说明( )
A.人物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B.历史是非模糊难辨
C.不同立场影响价值判断
D.观念冲突难以弥合
解析:根据题意,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间:10月12日”,美洲一些国家定为“哥伦布日”,而加州伯克利定为“原住民日”,这显示出了不同的客体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态度,并非没有客观标准,故A项错误;历史并非模糊难辨只需从不同角度去看即可,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题目体现的是不同群体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并非观念冲突难以弥合,故D项错误。
答案:C
4.“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从这一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
C.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原始积累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符合“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符合“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不符合“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原始积累加速,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5.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
解析:从题干信息中可知,材料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商品集中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根据时间16世纪中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西欧国家商业繁荣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价格革命”,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说这些商品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没有涉及荷兰贸易出现顺差的信息,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东岸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D
6.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冲击
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
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
解析: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冲击不是建立义务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世纪以前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产生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是推动义务教育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故C项错误;其中“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是可能因素,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都在推动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但是19世纪教育仍然在少数人的手中,故D项错误。
答案:B
7.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这一现象表明( )
A.英国科技中心的转移
B.传统大学科学研究的落后
C.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
D.科学进步加速工业革命
解析:材料意在表明工业革命前大部分科学进步来自大学科研机构,而工业革命后主要来自伯明翰这些工业城市的工厂,不是科技中心的转移,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出工厂的需求更能推动科技进步,而不能推断出传统大学科学研究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工业革命后主要科技进步来自伯明翰这些工业城市的工厂,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速科学进步,故D项错误。
答案:C
8.19世纪上半期,一位英国政论家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说明( )
A.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材料“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与自由贸易无关,故A项错误;据材料“19世纪上半期”“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可知,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B项正确;材料与英国对外贸易的交易情况无关,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错误。
答案:B
9.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C.启蒙运动的兴起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世纪”“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得出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推动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来自经济角度,故A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B、C两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并非女权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A
10.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黑奴贸易已经无利可图
解析:天赋人权理念是在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提出,是黑奴贸易停止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并不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此时种族歧视依然存在,并未得到解决,故C项错误;D项出现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产物,故D项错误。
答案:B
11.19世纪末英国在海外营业的银行共有25家,并在各地设立了很多分行。各殖民地设立的银行机构更多,1904年共有50个殖民地银行和2279个分行;到1910年殖民地银行增至72个,分行达5449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自由主义的盛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垄断资本的膨胀
D.资本输出的带动
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世纪末,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的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而开设银行就是资本输出的一种重要方式,自由主义的盛行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垄断资本的膨胀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资本输出的带动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D
12.19世纪末,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在一次演讲中痛叹垄断组织的扩张:“公民正在遥远的后方挣扎,或者在钢轮下承受践踏直至死亡,公司团体本来应该是受到法律仔细约束的造物和民众的奴仆,现在却变成了民众的主人。”这说明垄断组织( )
A.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权
B.破坏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C.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D.造成侵犯人权和社会动荡
解析:材料说明垄断组织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权,故A项正确;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而不是破坏美国民主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故C项错误;垄断组织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不会造成侵犯人权和社会动荡,故D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摘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1900年前后)帝国主义指欧洲国家——也包括后来的日本和美国——对世界的控制。有时这种控制是通过旧的手段——例如武力完成的。但是,更为经常的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商业活动,使列强从殖民地获利,在不直接进行政治控制的前提下,影响殖民地的事务。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据材料一概括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对世界的控制”的三种主要方式,并结合中国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打破了文明间相对孤立和隔绝的状态,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初露端倪。
(2)方式:殖民战争、经济侵略、政治控制。
说明:通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强迫签署《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清廷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期工业化国家,比如法国,都采用英国那样的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国家不干预。但是德国有一批经济学家认为落后国家不能采用这种方式,他们提出借助国家的行政力量来推动工业化,领导并保证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完全背离了亚当·斯密的学说。德国统一后,以俾斯麦为首的帝国政府采纳了这种经济学说。……在20世纪,有更多的国家模仿德国,而不是追随英国。从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来,已经出现过多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各种模式都取得成功,也都有各自的不足甚至失败。没有一种经济模式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一种理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与经济模式”自行拟定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分析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国家对经济模式的不同选择,因此论题的选择要结合与经济模式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是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与经济模式的选择,也可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经济模式的改革等,从而认识到经济模式的选择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答案:(示例)论题:具体国情与经济模式。
论证: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英国与荷兰、法国等列强争夺殖民霸权,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建立贸易垄断公司,通过高关税率及其他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18世纪,英国已经成为殖民霸主,工业革命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因此确立了倡导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借助国家行政力量加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同于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总之,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需与具体国情相适应;适合的经济模式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