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辽宁高考 >> 辽宁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20年辽宁高考历史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辽宁高考历史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19-12-19  【

  1.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解析:通过材料“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君主承天而立,是天人之间的负责人,目的是神化君主,故A项正确;材料中突出解释“王”的来源,没有直接解释天人感应,故B项错误;材料从源头对君主进行神化,没有涉及君主行仁政,故C项错误;材料通过对君主来源的神化来愚弄民众,神化君权,而不是教化民众,故D项错误。

  答案:A

  2.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并非独重法家,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重用张汤……治理长安”,长安并非封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D项正确。

  答案:D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出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也反映出了政治领域的相应变化,即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故B项正确。

  答案:B

  4.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子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各家分别强调“仁”“同”“心定”“令”,主张不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各家纷纷阐述如何定“天下”,天下一统成为大家的共识,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叙述了各家对定“天下”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叙述了各家对定“天下”的看法,道家、法家不能体现民本,故D项错误。

  答案:B

  5.《儒学意蕴新析》一文指出,孔子创立儒学“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的冲突。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方式是(  )

  A.依托传统关注人性

  B.强化尊卑等级关系

  C.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D.提升民众道德水平

  解析:孔子的思想注重“仁”“礼”,并未突出人性,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意欲强调“解决冲突的方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不难看出,这是通过伦理道德的作用来维系统治,故C项正确;注重伦理道德与提升民众道德水平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6.儒家在哲学的深度上不及道家,在法理的明确上不如法家,在人类平等相爱的理想上不如墨家,但它却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文化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儒家(  )

  A.以仁与礼为核心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B.以私人讲学的方式培养了众多信徒

  C.主张以德治国始终受到统治者重视

  D.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解析:儒家思想糅合各家思想之所长,不断完善自身,例如董仲舒提出新儒学强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春秋大一统”、宋明理学将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7.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材料信息说明(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理学与佛道学说无关

  C.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

  D.理学没有唯心主义色彩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故A项错误;理学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佛道的部分思想,故B项错误;理学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表明理学有较强的理性主义,故C项正确;理学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不能表明理学没有唯心主义色彩,故D项错误。

  答案:C

  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解析: “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们针对宋明理学影响下不切实际的空疏学风进行的批判,“反对君主专制”则是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相对于宋明理学维护君主专制的一种发展。但从本质上来说,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仍属于儒学的范畴,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故B项正确。

  答案:B

  9.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解析:敦煌莫高窟是唐代佛教兴盛的表现,与材料中“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10.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 D.强调实用价值

  解析: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以看出其强调实用价值,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古代科技有官方印记,故A项错误;没有理性思维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

  答案:D

  11.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吴龙翰的《野趣有声画序》中提到:“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清代方薰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材料中三人均强调(  )

  A.绘画艺术的深远意境

  B.诗歌的抒情性

  C.诗、画具有互补作用

  D.诗歌增强了绘画的审美空间

  解析:题意为“绘画无法表达的可以借助诗歌,诗歌无法表达的借助于绘画”,强调的是绘画和诗歌的相互作用,单强调一方面的作用不全面,故A、B、D三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强调双方互相作用,故C项正确。

  答案:C

  12.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金榜题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此种戏剧模式(  )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反映了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C.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

  D.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反君主专制的一面,故A项错误;材料中“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表达了民间对完满人生的一种期许、向往,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与材料并不矛盾,尤其程朱理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与“金榜题名”存在一定的契合点,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的三种模式中,“洞房花烛”与科举制无关,不能体现其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B

 高考指导:2020年高考难度大不大?如何备考?

 热点:学历提升报名指导,低分上大学、3+2专本套读进入考试网升学历交流群811430100咨询老师报考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