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西高考 >> 江西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7年江西高考综合提升练习(八)

2017年江西高考综合提升练习(八)

中华考试网  2017-02-17  【

1.(2016·山西大学附中高三模拟)(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的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股重要的整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

——据付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

据材料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1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中“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则要求学生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思想:法制;分权制衡。

背景:防止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中世纪的相关经验。

2.(2016·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诊断)(节选)概括、比较、阐释是历史学科的三项重要能力。

材料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和伊朗人甚至官拜宰相。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大食的李彦具,他们有的以一技之长被唐廷录用,更多的是通过“宾贡及第”而成为唐朝的官员。

——《在唐朝做官的洋人》《唐朝对外开放述论》

注:“宾贡”指唐朝专门为录取外国人士而设的考试。

概括材料反映的政治现象,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主要以“唐朝科举制度”作为切入点。关于第一小问,要注意紧扣材料,把握住“任用外国人为官”即可。关于第二小问,要注意从多角度展开认识和归因,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现象:唐朝任用外国人为官。原因:外国人有一技之长;唐科举制提供途径;对外开放的态度;统治者的人才观;唐朝国力强胜等。

3.(2016·浙江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觏说:“民之大命,谷米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材料二  “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有的还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所以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

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朝推行重农政策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合作化以前的个体经济与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有何区别。中央在怎样的背景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分)

解析 (1)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利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汉文帝的说法和宋代李觏的观点”可知农业是百姓生活的根本,是国家租税的重要来源;再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是封建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权的巩固等。

(2)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比较分析能力。第一小问首先定准比较的项目,再次对材料二进行分析可知个体经济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之上和个体经营,而包干到户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和集体统一经营与分户经营相结合,所以第一小问从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两个角度考虑。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作答,从政策的导向、历史原因、社会现实、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实践等角度出发。

答案 (1)农业是百姓生活的根本,是国家租税的重要来源;重农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有利于端正民心民志,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

(2)区别:前者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后者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在经营方式上,前者是个体经营,分散经营,后者是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高度集中的公社体制,使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农民自发开始了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安徽、四川的改革尝试获得成功。

4.(2016·黑龙江哈尔滨高三模拟)(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西学中源”说被日益放大,最后变成什么都源于中国了。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乃至顽固守旧派,在涉及中西文化交流时,都从各自的文化观念出发,不同程度地利用“西学中源”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不仅大力主张“西学中源”说,还将其改造成为“中体西用”说。梁启超于1902年写《古议院考》,论证中国古代早已有了类似议院的机构和议员的设置。“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康有为不少清儒等都将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比作西方的民主、民权时代。章太炎、梁启超还试图证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和均田制具有社会主义的成分。顽固派、保守派认为西学在中国既然古已有之,就没必要再去学习西方了。

——摘编自黄敏兰《近代开放史上的“西学中源”说》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各派倡导“西学中源”的观点,简析“西学中源”在近代引起广泛共鸣的社会原因。(12分)

解析 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顽固派、保守派认为西学在中国既然古已有之,就没必要再去学习西方了”得出保守派认为西学在中国早已存在,反对学习西方;根据材料“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不仅大力主张‘西学中源’说,还将其改造成为‘中体西用’说”得出洋务派改造为“中体西用”说;根据材料“梁启超于1902年写《古议院考》……康有为等不少清儒都将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比作西方的民主、民权时代”得出维新派认为西方式议会等在中国古代已存在;根据材料“章太炎、梁启超还试图证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和均田制具有社会主义的成分”得出章太炎等认为均田制有社会主义成分。第二小问社会原因,可以从西方文明的冲击、“天朝上国”传统观念、提出观点的目的等角度分析。

答案 观点:保守派认为西学在中国早已存在,反对学习西方;洋务派改造为“中体西用”说;维新派认为西方式议会等在中国古代已存在;章太炎等认为均田制有社会主义成分。

原因:西方文明的传入和冲击;华夏文明优越感;“天朝上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满足传统文化心理,是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一种策略;各派都以此来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简单类比的思维方法。

相关推荐2017年全国高考各科目模拟试题备考专题

2017中国各地区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2017年高考考试时间

2017年全国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与考试时间

2017年高考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厅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公布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