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13.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_______,B: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区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图中的A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侧存在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后期。B时期四分体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乙图中曲线A表示核DNA相对含量,曲线B表示染色体的相对含量。8处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说明进行了受精作用。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之前存在染色单体,即区间1~6和9~11存在染色单体,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及产生的生殖细胞中。
(4)根据曲线可知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20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区间3~4。
(6)6和11共同点是染色体在现在的基础上暂时加倍,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情况。
(7)甲图中的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将要减半。因为是雌性动物,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是一个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受精作用 (3)1~6 5~8 (4)20 (5)3~4 (6)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7)3~4 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14.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分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________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
(2)图1中的C组细胞并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属于精细胞的是________组表示的细胞,E组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F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________________段。
(4)要获得图2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研究对象比用卵巢所得的结果更可靠,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1中B组细胞内核DNA含量在2和4之间,说明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即图3中的甲~乙段)。(2)图1中C组细胞中核DNA含量加倍,图3中乙~丙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当C组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二者相吻合,当C组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时(如有丝分裂后期),二者并不吻合。(3)依图2中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可以判断出D组为精细胞,E组为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F组为初级精母细胞,其中初级精母细胞(F)组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与图3中乙~丙段相对应。(4)哺乳动物睾丸中精细胞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且产生的精细胞数目较多,另外动物卵巢内减数分裂进行彻底,排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与精子相遇后,才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用睾丸作实验材料能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答案:(1)甲~乙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 (3)D 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乙~丙 (4)哺乳动物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连续的,且能统计到的各个时期细胞的数目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