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蚱蜢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危害禾本科植物,多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蚱蜢多为绿色,生活在干草丛中的蚱蜢多为黄褐色。为证实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选择绿草丛区A和________区B。
②收集蚱蜢,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若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捕捉蚱蜢,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区域不同体色蚱蜢回收率的柱形图。
区域 项目 黄禢色蚱蜢 绿色蚱蜢 绿草丛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干草丛区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评论:
①由于季节的变化,使绿草丛区变为干草丛区,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蚱蜢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蚱蜢的绿色与黄褐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杂交。F1中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的数量比为1∶1。
请利用F1的蚱蜢,在此基础上设汁遗传实验完成探究。
a.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实验研究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2)实验应该选择绿草丛区与干草丛区进行对比,收集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标记并释放到相应的所选区域。(3)根据表格所给数据,绘制柱形图即可,注意要有图例说明。(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较多,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较多。(5)①绿草丛区、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生活在其中的蚱蜢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的不易被捕食,存活数量较多。②选取多对绿色蚱蜢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发生性状分离,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绿色为隐性性状;也可选多对黄褐色蚱蜢雌雄个体进行交配。
答案:(1)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2)①干草丛 ③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蚱蜢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中
(3)如下图(4)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
(5)①绿草丛区和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体色的蚱蜢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 ②a.选择F1的多对雌雄绿色蚱蜢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 b.若后代出现黄褐色蚱蜢,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绿色蚱蜢,则绿色为隐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