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南高考生物模拟题 >> 2021年高考生物备考练习及答案(二)

2021年高考生物备考练习及答案(二)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11-12  【

  一、选择题

  1.杰弗理C·霍尔等人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研究中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就会被改变,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这个发现向人们揭示出天然生物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可能改变生物的性状

  B.控制生物钟的基因A可自发突变为基因a1或基因a2

  C.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D.科学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周期基因的变化

  解析:选D。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A正确;基因突变往往是突变为其等位基因,因此控制生物钟的基因A可自发突变为基因a1或基因a2,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基因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D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B.人为因素不能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

  C.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D.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解析:选A。精明的捕食者吃掉的是被捕食者中老弱病残的个体,更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不同生物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的发展,A正确;人为因素如喷洒农药,会导致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发生定向进化,B错误;生物的可遗传变异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未改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群落,D错误。

  3.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天蛾和7月中旬将开始陆续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至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8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白花基因频率升高

  B.该植物的花色变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C.该植物的白花更容易吸引天蛾完成传粉

  D.开红花时的该植物需要蜂鸟传粉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选A。分析题干信息及题图可知: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8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白花基因频率不变,A错误;该植物的花色变化,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引起花色的表现型发生改变,B正确;天蛾数量增加,开白花的植株数量增多,说明该植物的白花更容易吸引天蛾完成传粉,C正确;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开红花时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这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4.假设甲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乙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现将两种群果蝇混合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相同

  B.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a基因型频率不同

  C.若两种群随机交配,则子一代A的基因频率为25%

  D.若甲、乙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50%

  解析:选D。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分别为1/4、3/4,A项错误;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a基因型频率相同,均为1/2,B项错误;由题意,无法求出两种群果蝇混合后的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也就无法求出两种群随机交配所得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C项错误;若甲、乙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A基因频率=1/4+1/2×1/2=50%,D项正确。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天人在户外产生冷觉属于反射

  B.血红蛋白、抗体、激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C.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D.人体内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稳定,机体就处于稳态

  解析:选C。冬天人在户外产生冷觉只涉及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A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内环境中,B错误;发烧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即体温下降的过程中,体内产热量小于散热量,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人体内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6.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在37 ℃,是因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为37 ℃,若“调定点”改变,体温将随之改变。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机体后,机体发热至39 ℃,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由37 ℃升至39 ℃的过程中,机体汗腺分泌减少

  B.体温由37 ℃上升至39 ℃以后,体温调定点开始上升

  C.体温由39 ℃降至37 ℃的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

  D.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

  解析:选B。体温由37 ℃升至39 ℃的过程中,说明体内产热大于散热,所以机体汗腺分泌减少,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先体温调定点上升变为39 ℃,再体温上升,B项错误;体温下降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C项正确;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D项正确。

  7.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球形DNA病毒,人感染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癌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接种物

总人数

癌前病变人数

A(接种前未检

出HPV DNA)

A1

对照剂

7 863

83

A2

疫苗

7 848

4

B(接种前检

出HPV DNA)

B1

对照剂

1 125

126

B2

疫苗

1 121

125

  A.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A1组,可推测HPV是诱发癌前病变因素

  B.B2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感染后使用疫苗效果不明显

  C.乳头瘤病毒DNA在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D.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

  解析:选D。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显著高于A1组,原因是接种前即已检出HPV DNA,说明HPV是诱发癌前病变因素,A正确;B2与B1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比例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感染HPV后使用疫苗不能降低癌前病变比例,即效果不明显,B正确;DNA在复制过程中涉及双链的解旋和形成,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正确;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但不能直接识别抗原,D错误。

  8.为研究两种植物激素对某禾谷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将其幼苗分别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定株高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分组

清水

0.5 g·L-1

生长素

0.1 mg·L-1

油菜素

0.5 g·L-1生长

素+0.1 mg·L-1

油菜素

株高(cm)

11.2

10.9

11.7

12.0

  A.0.5 g·L-1的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B.0.1 mg·L-1的油菜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

  C.清水组的禾谷类植物受自身合成的生长素的调节

  D.0.1 mg·L-1油菜素可增强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解析:选D。根据题意可知,添加植物激素的为实验组,清水组为对照组。添加0.5 g·L-1的生长素后该禾谷类植物的株高低于清水组,说明0.5 g·L-1的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同理可说明0.1 mg·L-1的油菜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0.5 g·L-1的生长素和0.1 mg·L-1的油菜素同时作用,表现为促进该禾谷类植物生长,说明0.1 mg·L-1的油菜素可能减弱了0.5 g·L-1的生长素对该禾谷类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二、非选择题

  9.筒箭毒碱是从南美洲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南美洲印第安人曾把它涂于箭头,猎取野兽,动物中箭后四肢麻痹。现在广泛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图甲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的结构)之间的传递,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代表______,其含有的物质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钠离子通道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2)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发生的电位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________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

  解析:(1)由题图可知:图甲中X代表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钠离子通道首先复活,进入静息状态,然后才能进入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钠离子内流等)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2)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电位转变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Ach酯酶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

  答案:(1)突触小泡 胞吐 不能 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钠离子内流等)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Ach酯酶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