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湖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实战演练14

2016届湖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实战演练14

中华考试网  2016-03-07  【

  1.(2013·江苏卷)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黄金流入西班牙,但这些黄金并没有给西班牙增加资本积累,也没有使西班牙国力增强、贸易发达,故A、B、C三项与史实不符。黄金流入西班牙后,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封建地主的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3·福建卷)图1,2,3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解析:对话中英国主张荷兰商品无论从本土还是外邦运往纽约都要用英国船只,这突出反映了英国想方设法对荷兰进行压制,故选B。

  答案:B

  3.(2013·安徽卷)“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

  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提炼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四幅图片展现了随着时间的发展,白色区域不断发展变化,第一幅图白色区域在亚欧大陆,发展趋势是从东方到西方,排除A;第二幅图是1500年新航路的开辟,打通了连接欧洲和亚洲、美洲的新航线,从时间上排除C;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形成开始于16世纪晚期,排除D。

  答案:B

  4.(2013·北京卷)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故该船在理论上的最早沉没时间应为C项。A、B两个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尚未成立,故可排除。D项不符合“最早”这一要求。

  答案:C

  5.(2012·重庆卷)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英国开始建立海上霸权,积极进行海外扩张,C项正确;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是在伊丽莎白时代之后,A项错误;英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是霍布斯和洛克,两人的思想主要产生于伊丽莎白时代之后,B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等,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项错误。

  答案:C

  6.(2011·全国卷)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603年”,此时距离新航路的开辟约一个世纪左右,在这一个世纪里,最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才出现了题干材料所述的谚语,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7.(2011·北京卷)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6~17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排除②,排除A、B两项。材料反映的是欧洲的价格革命,价格革命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国家殖民扩张、黑奴贸易,导致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③④正确。D项正确。

  答案:D

  8.(2011·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1 300公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

  解析:本题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涉及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世界间的关系,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双重影响等知识点。根据时间判断出两个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据材料各自扩张方向容易概括。关于影响注意题目要求,对世界的直接影响,答出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整体的影响即可(主要是积极的)。

  答案: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

  9.(2013·广东卷)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题以世界贸易中心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中西方经济发展趋势的对比及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可推断出,13世纪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第二小问要结合16世纪欧洲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的影响分析。

  答案:亚洲;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