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6届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1

2016届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语言文字运用1

中华考试网  2016-01-15  【

  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被确定为国家发展层面的核心价值 。

  (2)反腐有成绩 振奋人心,但是更应该由此看到形势的严峻,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都告诉我们,与腐败作斗争没有“完成时”。

  (3)世贸组织裁定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 了自贸原则,日前,中国商务部已经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限制。

  A.趋向 纵然 违反 B.取向 纵然 违犯

  C.趋向 固然 违犯 D.取向 固然 违反

  2.下面是古人诗词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其中有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感情基调不同,请指出( )

  A.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B.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唯见江心秋月白

  3.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________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________。

  ①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 ②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 ③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④多思考了一些问题。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阅读下面的内容,对麦家的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著名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

  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C.人人都有“性命”,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

  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

  5.阅读下边《误人青春》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发言时不应该盛气凌人,居高临下。

  B.很多人的大好年华,被冗长的发言、无聊的会议给磨蚀掉。

  C.发言者应照顾听众差异,确定合适的发言内容。

  D.听众应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素养,即便年纪已大,也要给年轻人做好表率。

  名句名篇默写

  6. (1)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2)摄提贞于孟陬兮, 。(屈原《离骚》)

  (3)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三、古诗词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4分)

  (3)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4分)

  四、难以逃避的选择

  张天行

  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使城里的人常感到迷惑。有时候,一个人会听其中一个哲学家讲话变成有神论者;然而又可能会被另一个说服而相信无神论者。——城市的很多人都对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厌烦了,全城的人都被搞得很混乱。

  人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很多人对有神论和无神论并不十分关心。 于是有人提议:“让他们两个人去辩论,不管谁赢,我们就跟着他,跟随胜利者总是稳妥的。”

  在明澈的月光下,两位哲学家开始辩论。他们都有非常专业的逻辑修养,攻防是一流的,你来我往,辩论越来越激烈,听的人们一时难定输赢。

  第二天早上,整个城市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原来他们互相说服了对方!那个无神论者变成有神论者,而有神论者变成无神论者!

  结果有些出人意外,但我们还可以试着同情地理解,两位哲学家通过辩论,看到想到了问题新的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转变立场——只要是真诚的,这应是容许的,也是异常果敢的举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来就不像黑白的判断那么简单,当然更不是那么容易统一的。两位的立场换位在一定意义上昭示了问题的复杂性。

  哲学家冯友兰曾云:专业哲学家的哲学,一定重视论证证据,其结论是“走进去”的;普通百姓的哲学观念仿佛是“跳进去”的。这话不可绝对化,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人生体认支撑,与哲学家宗教家倡导的观念,也会有或隐或显的互动。

  宇宙、人类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意义何在?人如何从有限走向无限?心灵精神是不断向上追求还是安于世俗红尘?什么社会体制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并通向和谐……这些问题仍或强或弱地撞击人的心灵。当今世界上,宗教家、哲学家们仍以各种形式到处游说……不言而喻,观念分歧还是巨大的,人们仍会在困惑中。

  困惑不仅来自哲学家已有的不同理论,更源于人们自己对某种观念指导下展开的现实生活的体验观察。在人生的行进中,人们选择、可能放弃、再选择……类似的事在生活中上演着。有时回看他们有过的选择,差异之巨大,也不亚于两位哲学家的立场换位呢!是什么让人们说服内心,作出巨大的改变?这是不能简单回答的。

  我们的依赖心是如此之重,许多事想着最好由其他人决定,我们只要循着方向前行就好了。也许,有些事这样也无不可,但要知道,涉及人生社会特别是内心信仰的大问题,过分信赖名人,搬弄经典,终究是替人数宝。明心见性还是自己修证的好,那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受用。

  不可否认,困惑、内心的挣扎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让我们沉下心来,直面自己的心灵,循着良知的指引,自己选择,勇于承担,走出一条或不是坦途却沐浴人性光辉的路,从而推动社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潮,奔腾向前。

  (选自2014年12月1日《 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文章开头讲述两位哲学家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解释文中的“走进去”、“跳进去”的含义。(4分)

  (2)说明引用冯友兰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分)

  .结合文标题,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6分)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