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六一”儿童节本应是天真快乐、烂漫无瑕的日子,然而在某些地方,儿童节却在成人的世界里遭遇“变味”的尴尬。有些幼儿园用形形色色的方式向家长索捐,总逃不开一个“钱”字,给儿童节的“纯净天空”蒙上了一层阴影。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B.必须坚决反对不良文化的影响
C.“拜金主义”主导了社会的发展
D.反对向儿童进行与金钱有关的教育
[答案] B
[解析] 向家长索捐属于“拜金主义”不良文化的体现,必须反对,B正确。A与题意不符;C与事实不符,观点错误;与金钱有关的教育并不都是错误的,D观点错误。
2.当前,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等,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这表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越高
D.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答案] A
[解析] 材料阐述的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A符合题意。B、D与材料主旨不符。C观点片面。
3.据《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这则寓言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
①文化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提高文化修养要着眼于实践发展的需要
③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培养的
④提高文化修养应当积极主动并持之以恒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朱化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学习要着眼于实践发展的需要,①②当选;③④与材料主旨不符。
4.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能赢得国人的齐声叫好和支持,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比如探月工程,却能赢得普遍的祝福和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④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②④ D.①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B
[解析] 国家科技工程属于文化成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成就能赢得人们的普遍赞誉,是因为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能对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①③入选,②不是文化生活角度,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5.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②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③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文化与政治不可再分
④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通过手机短信信访,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也体现了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①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②属政治生活范畴,不符合题意。③错误,文化与政治有着明显区别。
6.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上述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②经济是由人类和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
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这种关系”即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③④对这种关系论述正确,故答案选B。①说法夸大了文化的作用。②说法与题意不符。
7.不同时代的着装向我们表达了( )
A.文化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活动孕育了不同的文化
D.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答案] C
[解析] 文化既可能是对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又可能是歪曲反映,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文化的超前与落后,排除B项。题干也没有体现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8.(能力挑战题)A县,素有中国竹子第一乡之称,竹加工由来已久,竹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该县竹业企业和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要求,努力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该县政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品研发和销售平台,倡导竹文化精神,大力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把竹产业做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目前,A县以全国2%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产值。竹服饰、竹饮食、竹建筑、竹交通工具、竹娱乐品等在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竹文化产品博览会中频频亮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A县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理由。
[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A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入了竹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助推下,使竹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县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竹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竹文化与竹产业日益交融。③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A县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进一步激发了文化的创造力,提高了文化软实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