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物理模拟题 >> 2016届湖北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3

2016届湖北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3

中华考试网  2016-02-13  【

  1.(1)(5分)下列五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 T1>T2,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B.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一个角度,此时锌板带正

  C.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D.利用铝箔晶体做电子束衍射的实验,能证实电子的波动性

  E.链式反应不属于重核的裂变

  (2)(10分)如图1甲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受到水平向右的瞬时作用力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甲车m甲=2 kg,求:

  图1

  ①乙车的质量m乙;

  ②两车碰撞时内能的增加量ΔE。

  解析 (1)黑体辐射的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选项A正确;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去,锌板缺少电子,于是带正电。验电器与锌板相连,验电器也带正电,选项BC正确;衍射实验图样体现的是波动性,选项D正确;根据链式反应的特点可知,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选项E错误。

  (2)由题图可知,碰前甲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甲=0.6 m/s(1分)

  碰后甲、乙两车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共=0.4 m/s(1分)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甲vm甲+m乙)v共(2分)

  代入数据得:m乙=1 kg(1分)

  两车碰撞时内能的增加ΔE=ΔEk=m甲v-(m甲+m乙)v(3分)

  代入数据可得:ΔE=0.12 J(2分)

  答案 (1)ACD (2)①1 kg ②0.12 J

  2.(2015·东北三省三校模拟) (1)(5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并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

  图2

  ①_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有________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②金属钠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eV。

  (2)(10分)如图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着一个质量为4m的木板B,B的左端静止着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A,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有质量为m的小球以水平速度v0飞来与A物块碰撞后立即以大小为的速率弹回。在整个过程中物块A始终未滑离木板B,且物块A可视为质点,求:

  图3

  ①物块A相对B静止后的速度;

  ②木板B至少多长?

  解析 (2)①设小球m与物块A碰撞后A的速度为v1,设v0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2分)

  设物块A与木板B共同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定2mv1=(2m+4m)v2(2分)

  联立解得v1=v0,v2=v0(2分)

  ②设A在B上滑过的距离为L,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μmgL=×2mv-(2m+4m)v(2分)

  解得L=(2分)

  答案 (1)①3 2 ②9.60 eV (2)①v0 ②

  3.(1)(5分)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3分,最低得分0分)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E.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新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

  (2)(10分)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一起以速度1.5v0向右运动。在它们的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v0撞向B球。如图4所示,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了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突然被锁定,长度不再改变,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求:

  图4

  ①A球的最终速度;

  ②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

  解析 (1)光电子的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选项A错误;太阳辐射来自于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故选项B正确;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时间是半衰期,对少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半衰期没意义,故选项C错误;氢原子从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运动半径减小,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选项D正确;核反应前、后有质量亏损,就会释放能量,故选项E正确。

  (2)①选A、B球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对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2m×1.5v0-mv0=3mv(1分)

  解得:v=v0(1分)

  所以A球的最终速度为v0,方向水平向右。(2分)

  ②设B与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1.5v0-mv0=2mv1(1分)

  解得:v1v0(1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m(v0)2+×2mv=Ep+×3mv2(2分)

  解得:Ep=mv(1分)

  所以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mv。(1分)

  答案 (1)BDE (2)①v0,方向水平向右 ②mv

  4.(2015·陕西五校二次联考)(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孙最早提出的

  B.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C.一群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

  E.C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C的,已知C的半衰期为5 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11 460年

  (2)(10分)如图5所示,竖直平面内一光滑水平轨道左边与墙壁对接,右边与一足够高的光滑圆弧轨道平滑相连,木块A、B静置于光滑水平轨道上,A、B质量分别为1.5 kg和0.5 kg。现让A以6 m/s的速度水平向0.3 s,碰后速度大小变为4 m/s。当A与B碰撞后会立即粘在一起运动,已知g=10 m/s2,求:

  图5

  ①A与墙壁碰撞过程中,墙壁对小球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②A、B滑上圆弧轨道的最大高度。

  解析 (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最早提出的,所以A错误;铀核(U)衰变为铅核(Pb)质量数减少32,所以需要8次α衰变,电荷数应减小16,而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电荷数只减少10,故有6次β衰变,所以B正确;一群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先跃迁到n=2, 再从n=2跃迁到基态,也可从n=3直接跃迁到基态,所以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正确;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频率太小,所以D错误;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知,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两个半衰期即11 460年,所以E正确。

  (2)①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当A与墙壁碰撞时根据动量定理有:Ft=mAv1′-(-mAv1)(2分)

  解得F=50 N,方向水平向右。(2分)

  ②当A与B碰撞时,设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1′=(mA+mB)v(2分)

  AB在光滑圆弧轨道上升时

  (mA+mB)v2=(mA+mB)gh(2分)

  解得h=0.45 m(2分)

  答案 (1)BCE (2)①50 N ②0.45 m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