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北高考 >> 湖北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届湖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2016届湖北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中华考试网  2015-11-14  【

  一、选择题

  (2014·海南卷)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明确将中共八大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这是因为中共八大(  )

  A.客观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与主要矛盾的变化

  B.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解析:选A。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开始探索中国经济建设的会议,八大正确分析当时中国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故A项正确;“实现了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错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中共十三大,故C项错误;八大属于经济探索会议,与革命经验总结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

  2.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解析: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缺乏资金、技术及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不得不依靠苏联的援助;东北与苏联相邻,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故大中型项目多集中在东北。B、C、D三项与史实不符,答案选A。

  答案:A

  3.(2013大纲全国卷)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解析:联想到1960年八字方针中“调整”的三大内涵:“调整生产发展速度、调整工农业生产比例,调整城市及工业布局”,即可知答案当选A。其它备选项均与“60年代初”时间信息不一致。

  答案:A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953年10月”可知这时我国已开始了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形成,而“粮食的统购统销”是这一体制的重要内容。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

  答案: C

  5.(2013江苏卷)“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的高潮。“大跃进”运动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①不准确。“高产卫星”是“大跃进”运动的体现;题干中谈到了1960年陕西长安县一个学习组的观点,这说明基层对”大跃进”运动有所反思。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2014·海南卷)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依据题干时间1953年以及材料“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的信息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与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有很大渊源,这与新中国“一五计划”有关,故D项正确。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行政区域扩大的信息,与题干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答案:7.(山西省阳泉市201届高三模拟,30)某班学生讨论下面某时期的两幅宣传画时,形成这样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是“左”倾错误在经济建设上的体现 ②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④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图片可知此为大跃进,大跃进的错误就体现为B项①②③。④为人民公社化的错误。

  答案:B

  (2013·海南卷)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解析:选B。可用排除法解题,中西部基础不佳,排除A项;劳动力资源的教育水平中西部不突出,可排除D项;西方对华封锁与企业布局联系不大,可排除C项。答案:B

  9.(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201届高三期中,47)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

  A.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解析:1957年时,我国农村已经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而从材料看,当时仍有一些地区存在着“包产到户”现象,这一经营方式不被一部分人认可。即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A不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B不正确,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包产到户”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发展;D不正确,题干信息并未阐述农业合作化运动对生产力的影响。因此选C。

  答案:C

  10.(江苏省泰州中学201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6)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从图表可知,1957~1960年工业总产值增产幅度较大,而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导致工业产值片面上升,但农业产值下降。即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D。

  答案:D

  11.(广东云浮市云浮中学20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18)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解析:50年代末经济建设的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了经济建设一味求快,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因此1960年冬,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D

  12.(湖北省襄阳市四校201届高三期中,12)某同学在进行以“中共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倾错误”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大量历史图片,其中可以舍弃的图片是(  )

  解析:可用排除法,D项说的是公私合营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正确的,不是“左”倾错误。C是大跃进;A、B是“文革”时期。分析材料A项是“文革”时期林彪的讲话纪要;B项反映的是“文革”时期“批孔”;C项反映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农业“放卫星”;D项是新中国成立初三大改造,公私合营情况。据此本题应选D项。

  答案:D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