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河南高考 >> 河南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综合提升复习(十)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综合提升复习(十)

中华考试网  2017-02-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8分)

中国的人和自然

木 心

①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有着相互渗透的关系,中国的自然滋养了中国的人,中国的人亲近着中国的自然。

②《诗经》几乎都要先称植物动物之名,才能开诚咏言。楚辞通体苍翠郁,却过于避世独居;汉赋则好大喜功,把金木水火土边旁的字罗列殆尽,再加上虫鱼鸟兽的谱第,仿佛是在对自然说:“知尔甚深。”到唐代,花溅泪鸟惊心,人和自然相看两不厌,举杯邀明月,非到蜡炬成灰不可;而宋词对待自然的心态转入哀婉,梳剔精致,吹气若兰。

③中国的人和自然紧密相连,无处不在。中国的“人”中有“自然”,这个观点已经被理论化了,好事者从“烹饪术”上作出不少印证,有识之士则着眼于医道药理、文艺武功、易卜星相……也许还有另一面:中国的“自然”内有“人”——谁种的花服谁,谁卜居的丘壑有谁的风神,谁的衣裳具备谁的性情……街头巷尾,无不可见一闪一烁的人文剧情、名城宿迹,堆叠如山,令人无法喘息。幸亏自然清明而殷勤,亘古如斯地眷顾着人。家家户户便栽花种草,休沐盘桓于绿水青山之间。

④另外,人有时不免苦闷,苦闷逼使人有所寄托,因而将目光投向自然,但也有与自然过于亲昵的,至少可先举两则趣例:金鱼、菊花。不知花了多少代人的宝贵光阴,才培育出婀娜多姿的金鱼,化畸形病态为固定遗传,其品种令人叹为观止而源源不止。野菊本是单调的,也被嫁接盆栽,作纷繁的形色变幻。金鱼和菊花,是人的意志取代了自然的意志,是人对自然行使了催眠术。自然在金鱼、菊花这类小节上任人摆布;在阡陌交错的大节上,如果用“白发三千丈”的作诗方式来对待庄稼,就洽谈室以颗粒无收告终。

⑤中国的山水花草之所以令人心醉神驰,那是真在于自然的钟灵毓秀。池水井水、盆花圃花、犬马鱼鸟都会恋人,与人共休戚,或盈或涸,或茂或凋。如果说这些是体小者,那么体大者如崇岳莽原、广川密林、大江巨泊,在历史中与人曲折离奇地同褒贬,共荣辱。

1.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结合文学发展历程,提出人与自然有着相互渗透关系的观点;然后具体剖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批评人们为缓解苦闷而任意改变自然的做法;最后得出人与自然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结论。

2.请理解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对待复杂的重大问题上,如果严重违背规律去强行改变自然,必将遭受自然的惩罚,以失败告终。

3.结合文意,阐述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与自然相互交融,自然给人眷顾与抚慰,人们要感恩(热爱)自然;(2)人不能任意改变自然,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强行改变自然,要尊重(敬畏)自然;(3)自然充满灵性,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政治哲学

冯友兰

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有人伦以及建立在人伦之上的道德原则。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国家的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孟子主张“人是政治的动物”,主张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够充分发展这些人伦。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

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杀了君,也不算弑君之罪。这是因为,照孟子说,君若不照理想的君道应当做的做,他在道德上就不是君了。孟子的这个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中,以至在晚近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创建中,曾经发生过巨大的影响。

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作王道。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圣王的王道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这意味着他的国家一定要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中国经常占压倒之势的是土地问题,据孟子看来,王道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于平均分配土地。他的理想的土地制度,就是以“井田”著称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每平方里土地分成九个方块,每块为一百亩。中央一块叫作“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每家一块。八家合种公田,自种私田。公田的产品交给政府,私田的产品各家自留。(《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进一步描绘这个制度说,各家在其私田中五亩宅基的周围,要种上桑树,这样,老年人就可以穿上丝绸了。各家还要养鸡养猪,这样,老年人就有肉吃了。这若做到了,则王道治下的每个人都可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这不过仅仅是王道之“始”,只是人民获得高度文化的经济基础。还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人人受到一定的教育,懂得人伦的道理,只有这样,王道才算完成。

(节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节)

4.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以孟子名言引出人伦与道德原则存在的意义;接着论述国家与社会对人伦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最后指出国家和国家元首必须具备道德要素。

5.结合全文,分条阐述王道与霸道的区别。(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手段不同:王道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作用于德;霸道通过暴力的强迫,作用于力。②本质不同:王道推行仁爱之心,致力于发展生产和文化,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霸道推行暴力和强权,目的在于实现统治者个

人野心。③结果不同:王道促进了生产,发展了人伦,建立了道德秩序,获得了人民的拥戴;霸道不得民心,在人民革命的大潮中,最终被推翻。

6.结合全文概括实现“王道”的条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统治者必须具备圣君的道德条件,必须是道德的“领袖”。②生产得到发展,国家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③人民有文化教育的权利,普遍懂得人伦的道理,能够获得高度的文化。

相关推荐:2017年全国高考备考(模拟试题)专题(全科)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报名时间汇总

2017年高考考试时间

2017年高考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厅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公布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