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21年高考历史基础备考练习(十三)

2021年高考历史基础备考练习(十三)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20-10-08  【

  1.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由此可知(  )

  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

  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解析:选B 材料中陈独秀强调爱国“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也就是说他也肯定学生大多数的爱国行为,只是反对不合乎理性的爱国,故A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说“自从山东……十万八千丈”,爱国“天经地义”,这直接体现了在当时爱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主旋律,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强调山东问题后爱国声浪越来越高,并不是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由于近代民族危机,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早就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反对不合乎理性的爱国行为,并非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因此不能体现五四运动阻碍了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

  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解析:选C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与材料中“五四运动期间”的1919年不符,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表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

  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解析:选A 根据材料“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强调青岛、山东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1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对传统的儒家文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19年5月7日”,文章写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下,故D项错误。

  4.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解析:选D 材料主要强调的五四运动前后带来的思想解放,而不是侧重于五四运动产生的原因,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是反帝反军阀,实现中国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多种思想,并非单独强调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社会思潮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们亟需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与加强,故D项正确。

  5.《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导致了(  )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

  B.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解析:选B 《中共二大宣言》并没有使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及人民的根本利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要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其结果是推动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C项错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

  6.《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换言之,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其所追求的是在社会发展基础之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决定改革开放

  B.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不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历史

  解析:选B 题干中“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推知共产党人代表人民利益,故B项正确;A、C、D三项分别体现了经济建设、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方面,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7.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指出: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正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这一路线的确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致力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将工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C.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

  D.独立自主逐步的走向成熟

  解析:选B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国民革命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和所学知识可知,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即团结工农,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故B项正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说明工作中心在农村展开,与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不符,故C项错误;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或多或少受苏联影响,无法体现独立自主,故D项错误。

  8.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

  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

  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

  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

  解析:选A 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实现民主共和为目标,没有涉及建立共产主义事业,故B项错误;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是中共三大党内合作方针,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故D项错误。

  9.1921年,孙中山拟撰写《外交政策》,目的是“求恢复我国家以前之一切丧失土地和主权,恢复人民自由平等”。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

  A.标志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B.有利于国共合作的形成

  C.拉开了国民革命的序幕

  D.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解析:选B 孙中山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新三民主义,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孙中山主张收回国家权益、反侵略的要求,表达了孙中山明确的反帝思想,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致,因而能推动两党合作,故B项正确;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序幕的拉开,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反帝思想,与工农运动高涨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10.192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中共中央提出此主张的意图是(  )

  A.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

  C.抵制“城市中心论”的主张

  D.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解析:选B 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是汪精卫,故A项错误; 1927年4月发生“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局部失败,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强调“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表明努力挽救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还未提出农村革命道路,更谈不上抵制“城市中心论”,故C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完成国民党改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